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嘉兴桐乡管教叛逆不听话孩子的学校

记者现场直击3名1年级的学生在校园内找不到教室,原来1年级的学生都是下午才上课。这3名学生上午就被家长送来上学。老师说,这三名学生和家长可能心情比较激动,上午就把孩子送过来了。其中1名学生说:“我家大人一大早就叫我起来上学,老开心了。”老师随即联系家长问清原因后,告知家长1年级的学生下午才上课,并让家长来学校把这3名学生接回家。在开学前,家长要和孩子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比如,是否留恋假期,是否期待开学等。有的孩子在开学前会出现烦躁不安、失眠等焦虑的状况。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困扰,帮助孩子克服焦虑。

劳动的过程是孩子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亲历实践、项目探索的过程,是孩子们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形成必备劳动能力、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培育积极劳动精神的过程。在劳动的学习中,孩子们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每个存在厌学问题的孩子原因都不尽相同,表面上看,有因为学习的、人际关系的,还有身体原因等等,但更深层的原因其实在父母本身,如果能够找到自我整合之路最好,如果实在能力有限,还是求助于心理治疗师更为稳妥。

除了教师父母的孩子可能会考不上好的成绩之外,还有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也经常考的成绩不怎么样。主要是父母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平时都没有怎么去管过孩子学习的问题,时间一长,什么坏习惯都有,自然就很难考好了。

大多数都一个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导致孩子的独立能力很差,我估计还有很多家庭,孩子7岁上学,衣服还是父母穿,不会提前把第二天要穿的衣物准备好,不会自己整理书包,更不谈收拾自己房间,帮父母打扫卫生等等!

如果孩子没有经过幼小衔接的良好过度,那么在小学阶段出现的不适应现象会很多。不适应正规的学校教育,不适应相对紧张的学习环境;不适应跟老师、同学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不适应学校在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要求等等。

因此,当孩子有“假节俭”的行为,妈妈要积极引导,制止并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养成孩子真节约的习惯。千万不能放纵孩子,不然后果较重,危害无穷。

学习品质: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我园一直非常重视幼儿学习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学中,老师注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方解决问题,即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又激发了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各种方的尝试,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只有坚持不屑地培养幼儿爱学、会学、主动、坚持、专注及负责的学习态度,才能更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