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小孩子叛逆期教育学校咋办

闺女,我和你爸都是热爱学习的受益者,我们凭借努力学习实现了跳农门,走出了农村,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深知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所以会大力支持你,买书、报班儿,花多少钱都值得,买衣服、下饭店是消费,而学习是投资,是只赚不赔最划算的投资。所以,我们支持你每年寒暑假都出去充电学习,增长见识,广交正能量的朋友。学习的目的是运用。你学习的东西再多,如果不能形成体系,碰到难题,你往往还是很难应对。因为你脑子里的知识总是乱糟糟的,这儿一块、那儿一块。

2022年,也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正式实施之时。很多老学员提出希望在家庭教育方面得到系统的学习与提升:一方面做到科学育儿、依带娃,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转型)做好规划的准备。因此,我们特组织了此次《家庭教育指导岗位培训》。

1.孩子报不报班,基本上取决于家长的愿望和想。这个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家长做不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却指望让孩子上无穷无尽的培训班,以此来提高成绩或素质,自己这辈子没有完成的理想,却想让孩子来完成,自己当年没学好,就想让孩子出类拔萃。这就是家长的想,也是滋生我们这个行业的深层次原因。

2.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补课后都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很多班级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补课的孩子的成绩比补课的孩子还好,这时孩子和家长心里都会出现落差,不知道该不该让孩子继续补课,想要做出正确的决定,先要了解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3.初中时期,孩子到了青春期,更加叛逆了。一些家长原来的教育方不适应初中教育了,很多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孩子的作业根本看不懂,孩子也不让家长陪着完成作业了,因为孩子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和同学聊天,甚至产生了朦胧的青春期恋情,有的学生开始早恋了,很多学生这时候开始产生厌学情绪了。很多家长这时期已经无能为力了,不能陪着孩子完成作业了,孩子的事也不和家长说了,关系开始拉开了距离。有的家长这时对孩子的学习丧失了信心,开始绝望了。

4.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这种“懒散”“不上进”的表现背后其实是精神心理问题,大多以为孩子就是厌学、偷懒。孩子学不进去,家长高压强迫,这必然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5.身为父母的我们,既要保持中式教育的基础扎实,又要学会西式教育的开放与启发,如何做?做好我们的家庭教育,成为开放式父母,才能让孩子在教育大流之下,找到真正的自我,寻求自我价值。

“双减”之后,仍然需要考试,但是考试的目的不是用分数来评判学生,而是从考试中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学习品质和学习潜力。

其次,鼓励为主,教育为辅。当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厌学以后,难免心里着急,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发火。其实这是最要不得的,孩子厌学,心里压力也很大,如果家长再不分青红皂白乱批评一通,只会火上浇油。因此,面对厌学的孩子,家长应该耐心地鼓励他克服眼前的困难,积极地帮助他分担心理压力,让他重新鼓起求学的勇气。

在开展日常活动中,我们有时候会根据主题要求需要家长的配合,但是其中存在着很大的阻碍,如收集废旧材料,只有偶尔几个小朋友会收集,原因主要在于家长,家长对孩子的教学活动不够重视。还有个别家长心里存在小学化思想,如刘星雨家长(要求孩子写字),郑钰霖家长(要求孩子学拼音)曾乐怡奶奶(要求孩子写字)等,这些家长刚好是未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他们思想观念落后,存在陈旧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教育教学存在很大“隐患”。

家长要明确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做人的教育”,《家庭教育促进》为家长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了方式、手段上的指引,其内容既有普遍规律指导下的“教育”之,如第五条提出“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障未成年人合权益”;更有家庭教育独特的“养育”之,如第十七条提出“相机而教”“言传身教”“共同参与”“严慈相济”“注重陪伴”。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