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青岛市南叛逆青少年学校好不好咋办

家长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此,山东省家庭教育宣讲团专家、威海市家庭教育专家邵钰芹有自己的观点:李萍:我特别想把一位家庭教育的专家在家长培训班里说的一句话分享出来,12个字,给孩子力量,让孩子懂事,助孩子成长。

对于厌学的孩子,父母要找到正确的方,这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对于厌学情绪严重的孩子,必须寻求专业人员的治疗。通过专业的辅导训练,可以及时、有效地治疗孩子的厌学症。

1.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我们大x班xx同学的家长。现在大班上学期已经过去了,马上就要迎来下学期的学习了。再过不久,我们的孩子就要进入小学,开启小学阶段的学习了,所以这一年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学期,我们做家长的应该要和老师一起合作,帮助我们的孩子用更好的状态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小学阶段的学习。

2.A客观上的原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平时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很少,在老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一遇到问题就一味地斥责、谩骂孩子。

3.这个时候我们就会鼓励孩子以后上课继续认真听,并且听懂,鼓励孩子上课认真听的行为。长期这样鼓励孩子,孩子就会找到更多的成功体验,增加自我效能感,从而爱上学习。

4.“双减”减去了作业的总量,减去了课外培训,学习回归课堂,但同一个班级的孩子各有所长,在普遍性的教育模式中,难免出现行为和成绩上的差异。作为最了解孩子的人,家长要更专注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与老师携手,共同为孩子成长助力。要知道,孩子的学习是爬坡,更要家长和学校的“双向奔赴”。

5.一是培养学习兴趣。根据很多学霸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从小喜欢阅读的孩子。阅读让这些孩子从小对知识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之后,孩子就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当成一种享受,从而主动学习,乐在其中。如果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把学习当成一件痛苦的事情,仅仅依靠父母的督促去学习,是根本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家庭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为切实有效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积极引导孩子,泰山路实小特邀新吴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邹老师来校,为家长们进行主题为“教导有方??引导有道”的线上心理讲座。

孩子如果不想学习,学习的动力不大,学习效果也不会好,所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是保证学习能顺利进行的前提之一。在孩子入学前,家长应该向他们介绍学习情况,说明入学学习的意义,学习中有趣的事,读书的好处和乐趣等等。使孩子渴望上学。家长用各种办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不能用恐吓的方使孩子在未上学之前,就对学校和老师产生恐惧。比如,有的家长为了制止孩子顽皮,就威吓说:“你再不听话,把你送到学校,让老师管你,让你站黑板”,“你要是调皮,老师就不会要你”。这种把老师比作可怕的对象的教育方,会使孩子害怕上学,激发不了孩子上学的动机。

让一年级孩子爱上读书,父母应该经常念书给孩子听,念书时家长应倾注感情,切忌漫不经心。家长应当让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在读书。

七、让孩子感受到学校、老师、家长付出的爱,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时常有一颗感恩的心。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