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南阳南召管教孩子学校

德琳高中张辉校长说,学校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常识,着力培养同学们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目标引领、时间规划、信心培植、习惯养成、方法指导等这些德琳人耳熟能详的话,如今已成为师生们最寻常的行动。如果孩子喜欢一边玩边做作业,父母一定要帮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因为有这样学习习惯的孩子,看似在读书学习,其实是在应付差事,心不在焉,岂能有所收获?这个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将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孩子是很敏感的,家长焦虑的情绪很容易被孩子捕捉到,家长每天开心阳光,孩子也会积极乐观;家长每天态度消极,孩子也会慢慢变得焦虑。

1.可别小看这句“灵魂拷问”。回答的好了,整个入园适应期都能过得顺顺利利,甚至对日后的学习都有帮助。回答的不好,孩子的焦虑很可能会加重,导致难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那么到底该如何回答呢?

2.就单单孩子生下来的奶粉钱和纸尿裤的花费就让很多家庭有很大的压力,更不用说孩子在上学之后的教育花费了,所以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不打算要孩子。

3.全职妈妈焦虑着如何维护好婚姻关系,焦虑着孩子是否正的被带好了,焦虑着孩子的专注力、好奇心、情商、智商、逆商……同时还有基本任务:吃喝拉撒。身心俱疲!

4.据称,最开始是源于孩子不愿意去上学,爸爸就给他几块零花钱;孩子屡试不爽后,他直接告诉爸爸:“你不给我钱,我就不上学。”

5.1首先家长的情绪要稳定。家长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家长的焦虑也会使孩子更焦虑,因此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家长情绪的稳定与平常心是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基础与前提

4.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中华礼仪。家长可以结合端午假期与孩子一起交流端午节的历史起源、传统食俗、文化影响等,和孩子一起体验多彩的端午节习俗:包粽子、挂艾草、做香包……,感受传统节日的内涵,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孩子自觉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家长焦虑了,娃就也会焦虑,我们不知道孩子是怎么做心里活动的,但是从外在表现上能够看出来焦虑会让孩子不自信,更加不敢表达。

今天的家长学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随着孩子正式步入人生的第一个真正的求学阶段——小学阶段,紧张的不是孩子们而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如我,对于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我一直在思考,但越思考越焦虑,自从九月开学至今我一直都处于焦虑状态中,焦虑自己的教育方是否正确,焦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能正确的引导他等等。

知名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给出答案,父母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