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管教叛逆孩子的学校咋办

从初中开始,我的父母工作忙碌了起来,只能天天唠叨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带我去过游乐场,没有和我一样的兴趣爱好,也没有带我一起玩点什么。现在的家长们给孩子创造了太好的物质条件,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从不让孩子干家务。当孩子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都享受过了之后,对生活就失去了欲望,他们不觉得有什么必要进行枯燥乏味的学习,甚至不愿去学校,在家里看电视、听歌、玩游戏机多舒服啊。而家长一味地高压,整天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更觉得学习是个负担。这时家长就应该在物质条件上对孩子剥夺一些,而精神上要多了解、理解、鼓励、引导孩子。

那些拼尽全力把孩子逼进名校的家长,如果认为孩子考上大学或考上名校,就大功告成了,未免有些乐观。近几年我们遗憾的发现,身边出现越来越多厌学儿童,他们眼中失去了活力和光彩,有些孩子长大后选择躺平,成为啃老族。

1.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切实地做好家访工作,了解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同时给学生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和学习的环境,相信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一定会健康、快乐!

2.学校抓住“父母100天成长计划”最核心的落地点,把家庭教育工作落实、落小、落细。家长每周到校集中学习家庭教育理念、参与体验实践;每天诵读《亲子承诺文》,用正能量鼓舞自己;每天坚持写《父母日记》,反思自身的问题与不足;每天在学习群中值日、打卡、分享,团队学习克服惰性。定期集中学习与每天践行,让家长持续学习、坚持实践、知行合一,让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根植于心中,成为家长自觉的行为和习惯。

3.☆避免苍白说教。有的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过于直接。比如说,老师跟家长反映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有的家长就直接对孩子说教,让孩子改正。但家长们要知道,这个年纪的孩子并不具备自我反省和自行改正缺点的能力,需要家长引导才能做到。这个时候,家长应该为孩子分析原因,用孩子能接受能听懂的语言教育孩子。

4.精力充沛的孩子,在家没啥玩的,就会区“闹”家长。对此,有些家长会随手丢一部手机或iPad自己去玩儿。然而,孩子心智尚不成熟,过多、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容易产生依赖,造成网瘾、厌学逃学、自卑自闭等问题,给孩子成长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5.“所谓证书终身可查、全国通用、含金量极高等说,只是一些市场化培训机构的宣传。”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姚爱芳表示。换言之,家庭教育指导师可能涉及虚假宣传的问题。

其实从他们的童年照也能够看出来,他们也是普通学生的模样,每天都有着学习的任务,并没有任何差别,而学生们也要知晓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虽然不能够像他们那样那么出色,但是通过学习也能够收获到更加喜人的成果。

难道,中国的父母,为子女,的确做的不够好?我们的家庭教育的确不好?我们的大多数做家长的,的确不称职?不懂教育的真谛?

学校教育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家长们履行好以下监管责任。

2、根据原因解决孩子遇到的难题:孩子不去学校了,自然是有原因的,家长根据孩子提出不去学校的原因,好好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