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讨论】青少年教育所有办法吗

2024-06-17 16:20:34   

在十几年前的农村,小学阶段是学习知识的初级阶段。上小学的孩子们怀揣梦想去学校。农村的小学是以行政村(大队)为单位,一个行政村一所学校。那时候学生都是在自己的行政村上学,学校里很热闹,课堂上的读书声,课间的嘻嘻哈哈声,打闹声不绝于耳。我们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不是学业融合,也不是行为规矩,更不是因为家长觉得目前不知道干啥只能上学,所以就送他上学。心理健康和其它外在的学业融合行为规矩等相比,更重要。上学结束之后怎么过日子?这是逃避不掉的问题。不能以上学来麻醉自己而不面对这个问题。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被毁掉,原来轻松就能独立居家独立出行的事,也变成不可能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给孩子好好沟通,告诉孩子为什么要上学,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让孩子先对学校有一个概念,再告诉孩子学校有很多玩具,游乐设备,还有很多可爱的小朋友们,还有像妈妈一样关心你的老师,让孩子对学校充满好奇和兴趣。

1.孩子上学的节奏保持得还不错。每天准时起床吃早饭,然后收拾完去上学。一切都步入了正轨。孩子不再拖沓拖延时间。上学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每天迎着初升的太阳,开始一天的快乐求学之旅。

2.学校不是让孩子成长的唯一地方,但事实上是许多家长自孩子上学以来,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不停地督促孩子的学习,让孩子不得不放弃了其它更重要的能力培养。

3.可是孩子又出于对关系的维护,对妈妈的感受的顾虑,又不能当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说“妈妈我不想上学了”,只能曲折地表达自己对上学这件事的畏缩和抗拒。

4.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之后再教育就行了,毕竟孩子还小。正所谓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特别讽刺的话,“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让多少家长悔恨呢?

5.提前上学的好处有限,那就是学生毕业的时间更早,可以早点进入社会工作,而提前上学的坏处主要有3个,第一个是容易让学生失去自信,第二个是让孩子心理能力变差,部分家长觉得学生只需要读书就行,其他事情完全由自己负责就好,可这样做会让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

遇到家长如此焦虑迫切的提问,我总是先让父母简单的把孩子厌学的来龙去脉介绍一下,特别是导致孩子厌学的具体事件,我并没有去与家长就孩子厌学原因展开分析。

家长不愿错过孩子成长的一点一滴,虽然从上学开始,学生会跟着老师学习课本知识,不过少了父母的陪伴,童年总归是不完整的。

父母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分析不上学、不学习之后,孩子的人生将会是如何走向,让孩子知道没有知识、没有文凭的人,将来在社会上会非常艰辛。

再者,家长要帮孩子调整好作息规律。居家学习期间,孩子们由于自控力较弱,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难免会养成懒散、注意力不集中等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提前一周,为孩子营造“预开学”氛围,比如严格执行上学时的时间表,早睡早起,不熬夜,不赖床,方便孩子适应上学的节奏。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抓孩子作息时,不可太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将作息从无序调整至有序。比如,第一天8点起床,第二天7点45分起床,第三天7点30分起床,慢慢过渡,允许孩子有调整和适应的过程。

点击阅读全文

生活百科

天下奇闻

深港看点

知识问答

深港娱乐


深圳|资讯|娱乐|教育|时尚
风水|香港|便民|社保|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