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实测分享特训学校的真实生活怎么解决

家长应放手将孩子交给老师,相信、理解老师,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帮助老师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和情绪表现等等,才能使孩子尽快度过分离焦虑,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安徽黄山的莫妈妈反映,孩子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刚刚开学,在一个即将升入省重点高中的学校,成绩排在中下游。开始学习热情很好,上课很认真,作业完成的很好,可是没多久,孩子就厌倦了每天写作业每天做着同样的事,说不太想上学了,我们该怎么让孩子学习有兴趣?

家长不要下意识认为孩子哭就是不听话,相比较于说教,家长要了解哭闹背后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1.孩子:早上起来向孩子问个好,孩子做了好的事会表扬,做错了不会直接责骂,而是先向孩子询问原因,孩子有什么问题都会关心,向父母请教的时候,就算不会,也不会说什么“课堂上干什么去了”“自己想”,当然,那种家长只存在于想象。

2.情绪:接着是厌学的情绪,这往往是厌学的思维无化解的时候,情绪就出现了。当孩子的厌学情绪出现问题时,往往这样的情绪是很痛苦的,哪怕在家长看来,孩子的情绪问题很幼稚,但那是孩子真实的感受,是需要父母来理解、疏导的。

3.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人们曲解了“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让孩子直接赢在起跑线上”等观念,另一重要原因是家长的“越俎代庖”——孩子初入校后,就开始了全方位的“陪读”。只要有疑问,还没等孩子思考,家长便急不可待地“解惑”。但事与愿违的是,陪伴孩子越多问题也越多,离开家长的监管,孩子根本不做作业或不会思考。不科学的陪读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4.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和人生导师。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缺失,并且不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把问题交给学校。这就是隐形失学的原因。

5.厌学是儿童最突出的心理问题之一、通常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消极甚至消极情绪。事实上,孩子从厌学情绪的出现到厌学行为的形成,都需要一个明确的过程。家长只要平时多和孩子多交流,多注意观察,就能及时发现,给予正确指导。

还有开学前带幼儿熟悉新环境和老师,消除陌生感。请家长将孩子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性格特点如实告诉老师。配合老师有针对性的教育,家长不能因孩子的哭闹就责备老师或不让孩子上学。尽量安抚孩子不要责怪孩子,离开时和孩子道别,并温柔而坚定的和孩子说,你会准时来接他,然后坚定的离开。

◆善于表扬和鼓励每个人都喜欢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家长可以用成功的喜悦来化解孩子的厌学情绪。比如孩子背课文还不错,可以借此机会表扬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

对于高考,有些家长比孩子还急,不停地唠叨,殊不知,父母这样做很有可能影响到孩子;还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考不好,整天愁眉苦脸,很少说话,这种情绪或多或少也会传染给孩子。

如果孩子有了这些小动作,家长最应该做的事不是立刻纠正这些行为,而是找到行为背后孩子焦虑的原因。把原因解决掉了,小动作自然就没有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