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孩子戒掉网络沉迷机构如何弄

减轻心理压力:孩子到了升学的关键期,父母会比较焦虑,经常看孩子不顺眼,不断催促孩子、压制孩子,反而浇灭孩子的学习劲头。暑假快到了,每到此时,总有不少家长要焦虑,焦虑该如何让孩子在班级里脱颖而出。所以,各类培训班就顺理成章地占满了孩子的整个假期。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逐渐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及家庭教育情况,对于家庭教育有缺失的学生,老师当然会通过学校教育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但是,教育的效果也许远远不如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所以做家长的,无论自己多忙,知识水平如何,都要重视亲子教育,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1、不能让孩子过于焦虑、紧张,就是让孩子多些正性情绪表现,当孩子有叛逆、焦虑、烦躁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多沟通和交流,努力缓解负面情绪。也可以带孩子出去逛逛街、和好朋友聊天、一起看电影等,通过活动增加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度,同时能够转移孩子注意力。

一是强化教师主动指导意识。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第50条规定: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可以”两字,授权学校、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合性。如今,已是从律层面规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各项具体要求,明确了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义务与责任,也突显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于很多家长反应“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教育部也着手解决,国家正在按照比例大力构建幼儿园,将幼儿园建在小区附近,确保幼儿上学的便捷和安全,为家长减轻了接送孩子上学的负担。

好家长成就好孩子。学校通过明确家长职能,成立协同育人委员会,名师专家团,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健全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定期开会或组织开放日、接待日等活动,使家长理解、信任、参与、支持学校工作。学校落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精准开展“家校共读一本书”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及时搜集整理和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制定《九三好家长标准》,评选“最美家长”,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实教、注重家风,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最终达到和学校理念一致、策略一致、评价一致的合作目标。目前,已形成家校联手的强大合力。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根基,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四梁八柱,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社会教育是顶层防线,避雷针。万丈高楼平地起,人受教育的基础是家庭教育,可见其重要地位。那么什么是家庭教育呢??家庭教育是指家庭生活中,以亲子互动为主要特征,父母作为教育的主体按照一定的期望和目标,采取一定的活动方式,教育和影响孩子的教育活动。

3、有准备地和老师专题交流。针对孩子发展的某些方面,例如身体问题,发展专长问题,习惯问题与老师交流。汇报孩子在家庭的表现,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什么新的想和举措,要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这种谈话用什么时间,要预先征求老师意见)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