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济宁泗水问题青少年全封闭教育学校

每年的开学季,都有很多孩子因为不愿去学校被家长带去看心理咨询师,似乎只有孩子不去上学了,家长才会意识到孩子出了问题。去不去上学成了评价孩子心理健康的唯一标准,这种现象本身就值得警惕。这可以指导孩子深思熟虑,还让孩子意识到如果你不上学,未来的生活将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它甚至可以说生命将被摧毁。

相信有许多孩子在上学的时候都在想着放学,在放学的时候都在想着放假,只要不让自己上学和写作业,让他做什么都可以。

1.内卷的时代,我们都在寻找出路,都在寻找好的教育。但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在哪里呢?如果有好的学校,一定要一群爱孩子,懂孩子,爱教育,懂教育的老师;这所学校的老师是没有权威的,不主动给孩子贴标签的,是让孩子喜欢且具有安全感的;一所真正好的学校,一定是孩子喜欢的,是睁开眼就想上学,放学了还不愿回家,毕业了还念念不忘的。

2.无奈之下,我重新把选择权还给了孩子,去不去上学他自己看着办。他心里还是急的,或者觉得我口是心非。每晚临睡前,他基本都会说,明天早上一定要叫他。晚上睡眠时间,依旧很晚,我克服着不去催他。很多次早上,从6点多一直叫到9点10点,心里有个信念,只要孩子尙余主观意愿,就要坚持去拉动他。

3.上学年龄小,毕业的年龄也会小一点,与晚上学的同龄人相比就会有一定的优势,机会也更多一点。早点参加工作,也能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若是孩子还想继续考研考博,那将来毕业后年纪也不会太大。再说,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都会有一些年龄的限制。

4.相反,如果父母能够从小教会孩子懂礼貌,哪怕是每天上学时对老师喊一声“老师好”,也会让孩子在老师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5.在一天早上,有个妈妈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想上学,开始她只以为孩子在学校被体罚了,后来才震惊发现,孩子居然在学校受到了性侵。

她们的妈妈都习惯于用发泄愤怒的方式来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寄希望于孩子自动觉悟、自动改正。她们不愿承认,孩子并没有这个能力。

由此可见,如今的家长们是既怕孩子被素质教育“耽误”,又不愿孩子承受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也正因如此,国内教育的改革很难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个人感悟:孩子天真烂漫,可塑性很强,把孩子的愿望与上学这件事结合起来,就解决了孩子上学磨蹭的问题;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孩子的兴趣或愿望与孩子的学习结合起来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把这些因素艺术性地结合到一起,也许我们每一个家庭都会收获一份不一样的惊喜!

有些孩子会对学校有种恐惧心理,害怕自己表现得不好,因为父母从小教育的缘故,在家里常常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在学校也是同样的;一旦受到老师的批评,就立马出现恐惧退缩的心理,不愿去学校上学。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