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武汉江汉叛逆孩子送特殊学校有用吗咋办

提前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和作息生物钟,模拟开学节奏,营造收心环境。按孩子上学时的作息时间起居,按时准备一日三餐,早睡早起,调节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其实很多家长都听见孩子有过这样的抱怨""妈妈,我太累了,不想上学了""。家长肯定会因为孩子的这句话感觉伤心,因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学习里认真学习,通过学习将来能谋个好出路,这样家长就不用担心孩子将来养不活自己了。

?调整好心态。面对纷繁复杂的小升初,大部分刚开接触的家长都是茫然和焦虑的。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别把压力和焦虑的心情传染给了孩子,影响孩子的学习。名校是好,但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

让孩子感到上小学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比如,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上小学了,为你感到高兴哦!”“上学以后,可以认识新朋友,跟老师学习新知识,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呢!”……这些都有助于让孩子喜欢上学。

第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同事一样尊重对待。很多家长为了了解孩子的内心,都会去看孩子的日记等等,让孩子时刻生活在被监视的焦虑中,其实这时候大家应该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了,她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心理空间了。你不能这样去了解她的心理,而是要尊重她,不要动涉及她隐私的东西。

有这样的父母:一旦孩子没有入选棒球队或者在全校演出里获得角色,他们就给学校打电话抱怨。如果孩子说他不喜欢跟他一起乘车上学的另外一个孩子,而父母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容忍他人,却干脆亲自开车送孩子上学。如果父母常常遇到不快即刻出手,为孩子铺平道路。这些孩子直到青春期都没有体验过任何困苦,怎么学会适应不够完美的情况?

大嫂很着急,希望儿子早一年上学,这样高考能有个缓冲,万一考得不好,还能复读一年。但要是孩子上小学晚一年,肯定会顾虑多一些,对高考是否复读重做考虑。所以,大嫂还是很烦躁,希望能托关系找人,争取把孩子提前送进小学。可惜的是,这事最后没办成。

孩子在家,陪伴、管教等都是家长们的操心事。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样去了解孩子的学习”“怎么帮助孩子学习”,仍是家长的焦虑所在。如何提高家长教育胜任力,不再只是家务事,而是变成全社会都关注的“大事”。在促进亲子关系发展的同时,也是对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考验。

切记,有些话说不得,比如“在学校千万别犯错,否则就会挨批评!”“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别以为我管不了你了,学校老师有的是办”……这类吓唬孩子的话容易让孩子对上学感到紧张甚至害怕。就像乐妈随口说的“老师很凶”,就吓得乐宝有点不太想上学了。可以告诉孩子“能当小学生了,说明你比过去长大了,学习的本领更大了,就算一时没学会,老师也会帮你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