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李沧厌学少年教育学校

2024-06-02 16:15:10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融合?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家庭教育是德育,两者相辅相成。家长首先要丰富自己的内心,给孩子一个可以效仿的模板。孩子的成功首先是家庭教育的成功,学校对家庭教育也有指导责任,可以搭建家校交流平台,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发展。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完成家庭教育的使命,发现这个孩子独特的自我,并且鼓励、培养他们的特长、兴趣,让他们走上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这是美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

【摘要】家庭教育指导师通过改变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建立孩子的德行和责任,帮助家庭获取幸福。那么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报考条件有哪些?该怎么报考?

1.讲座结束后,家长们纷纷抓住这次机会,提出自己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心得、感悟。并表示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要科学育儿,关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常规教育、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同时家长们也表示希望幼儿园能经常组织家庭教育讲座。

2.“家庭是孩子的成长课堂,父母是孩子的成长老师”,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在家庭教育的理论百花齐放,如何做到为父母呈现出专业的指导,获取家庭教育的常识,避免老调重弹的乏味,是指导机构努力的方向。

3.父母如果没有尽到家庭教育职责,最基层的两委会(居委会与村委会)、妇女联合会(妇联)、家长所在单位等机构可以对家长进行批评教育、劝诫、制止,督促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这种责任没有强制效率,以劝导和督促为主;在公检办案过程中,如果发现未成年人存在问题或者未成年人的家长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无方导致未成年被侵害的,公检机关可以对家长进行训诫,也可以责令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这种责任具有有一定强制性,是劝诫、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于府机关机构的责任,依处理;对于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的违责任,也是依处理,包括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等。

4.促进扭转了家庭教育学校化、边缘化趋势,凸显了家庭教育的优势领域和独特价值。随着家校合作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出现僭越现象,家庭教育“学校化”问题严重,批改作业、辅导功课、陪伴学习等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能,家庭教育逐渐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

5.家访从定义上讲是指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家庭进行的上门访问,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它也是家园合作的重要以及必要的形式。从情感上讲,在每一个幼儿享受幼儿园给予的教育和关爱的同时,教师可以耐心地倾听家长对园所工作的反馈和建议,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从手段上讲,每一个幼儿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三者缺一不可,而家访是幼儿园与家庭、社会沟通教育不可或缺的桥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家访正是起到了这样的纽带作用。

郜恒云老师认为很多家长忽略了家庭教育,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办,甚至有的家长直接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或者保姆,隔代教育理念和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很多不良习惯,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做事磨磨蹭蹭等。孩子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配合。小学阶段正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期,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教育,效果可能会差很多,因此郜老师经常和学生家长发微信、打电话了解孩子的状况,有需要时她也会去家访,让大家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

再继续探寻下去,我们还能了解到,有91%的家长认为孩子存在晚睡、撒谎、逃课、厌学、沉迷手机等问题,在他们批评孩子之后,有26%的家长认为孩子态度敷衍,有11%的家长认为孩子不肯听,8%的家长认为孩子只有在受到武力惩罚时才会认错,20%的只有当面表现出好态度,而认为孩子在沟通后能够改正问题的家长只有28%。相对应的,家长选择的教育方式数据也耐人寻味:有34%的家长会严厉训斥孩子要求他们无条件服从,8%的家长则选择包容、宠爱和顺从孩子。

有教育专家说,教育应回归家庭和父母,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培训父母”可以有,关键看“怎么做”。与其说是让父母“持证上岗”,不如理解为激励那些愿意学习教育理念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家长“终身学习”。

1、家长过分看重成绩,孩子压力大厌学。很多家长都过分的看重孩子的分数,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要求的分数是就埋怨,责备孩子,拼命的给孩子施加学习的压力。如果压力过大,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孩子厌恶学习。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精神压力,让孩子无承受,也会对家长的做感到反感。父母不要用分数来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分数只能代表孩子都一段的学习情况,家长应该从不同的方面表扬孩子,增加孩子的信心,而不是单一的成绩单。

点击阅读全文

生活百科

天下奇闻

深港看点

知识问答

深港娱乐


深圳|资讯|娱乐|教育|时尚
风水|香港|便民|社保|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