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带你了解青少年励志教育学校咋搞

在和众多家长沟通中发现,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很多家长纷纷表示,双减政策发布后,确实应该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未来将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双减”政策,凸显了家庭教育的三个价值导向:一是家庭教育要尊重儿童权利,为家庭生活和教育赢得更多时间和空间;二是家庭教育要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能力,更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学习观,摆脱“功利化、短视化”等违背教育规律、盲目从众的教育行为;三是家庭教育要融入家校社协同教育生态圈,进一步明晰家校的定位与边界,使家庭不再成为学校的简单延伸,激活社会教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小学与幼儿园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不同,无一一列举,家长们可以根据小学与幼儿园一日作息的不同点,选取孩子最需要提前适应的部分,有计划地引导孩子往小学生活过渡。这样,到了真正上学时,孩子便能自然而然地适应过来。

公检法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孩子在哪个班,班主任是谁,孩子送到学校就不管了,平时根本不与老师沟通,一个电话也不打,对于孩子的表现只是听孩子回家的一面之词,不能做到全面、具体、客观地了解孩子,甚至有的家长会也要推说有事而不愿参加。我不知道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总之,就是家长对孩子不够关心。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颗成长中的“幼苗”,学校教育扮演的角色是对这颗幼苗的施肥,施肥固然能为幼苗的成长提供营养,然而幼苗吸收营养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抵抗风雨的能力却依靠幼苗的“根”,而“根”则来自于家庭教育。根扎实了,幼苗终会长成参天大树;根不好了,再多的施肥也于事无补。

最后,了解孩子是否存在不良情绪。有些孩子在经历了轻松的假期后,对于早起晚归的上学生活短时间难以使用,因此引发焦虑、懊恼、烦躁等情绪,而常常因为自己不能控制情绪更加暴躁,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情况耐心引导孩子倾诉心声,帮助孩子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会有更好的效果。

特别是对于个别老师鼓励、部分家长推崇的理性思维极强的奥数,对一般的小学生是一种脑力摧残,是导致孩子厌学的直接原因。中科院院士袁亚湘明确指出:奥数只适合于具有极高天赋的极个别孩子学习,极大部分孩子不应该学。

“焦虑不能给到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焦虑不能让孩子接受更科学的养育”;“焦虑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