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三明三元不听话孩子叛逆机构

大概十天前,国家发布了一个文件,里面明确提出了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这是导火索。让孩子了解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一方面可以缓解对电子产品的沉迷,同时将计算机科学的原理和生活实践进行结合,也能让小朋友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个多元的了解。

会后,家长们仍不忍离去,同任课教师进行了进一步交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特点,沟通孩子教育问题。通过交流,家长与老师们在尊重和关爱孩子、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同时,家长们也表达了对老师的感谢,纷纷表示坚决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

1.是的,教师的确不能打骂学生。问题是有些家长娇惯孩子到了一定程度了,即使孩子有错误,也不许批评,这种畸形的“爱”导致孩子在校为所欲为,不听从学校教育,甚至打了架还要拿出家长来壮胆,扬言“我爸爸是……”,“等着叫我妈如何如何”。有些家长都管不了的孩子,我们也不打不骂,但说服教育对于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根本不起作用,这让人很为难,所以要让家长也参与进来,体验教育的难处,在理解教师的基础上,将双方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记住,教育好孩子是家长的心愿,也是我们学校和老师的心愿。

2.特殊叛逆学校老师说到:我认识的一个孩子,有次老师当众批评他的历史成绩,他没有耿耿于怀,而是笑着跟妈妈说:“幸好老师批评的是我最烂的一门科目,如果我最好的一门科目还被他批评,那我不就更惨了……”有这样的正面思维能力,就是乐观特质的精彩展现。

3.老师可以塑造一个孩子,也可以毁掉一个孩子;可以支持一个孩子,也可以污蔑一个孩子;可以激发一个孩子的潜能,点燃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求知若渴,也可以让他们厌恶学校,甚至厌恶自己。他们也并非有意为之。做老师的必须时刻警觉,事无巨细。

4.学校教师与家长的一致性是培育优秀的孩子。优秀的孩子,首先是思想道德,这个面很广,主要涵盖在学校的思想教育,行为准则,为人处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学习。

5.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无疑是家庭和学校最基本的职责,当孩子面临危机时,要积极采取措施,不使不良后果加重,否则孩子发生意外,家庭或学校自然难辞其咎。

本次线上家长会进一步向家长明确了“五项管理”要求,并向家长提出倡议: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减负不减质;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护视力健康,防止沉迷网络。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我们作为孩子的爸妈,其实平时工作也挺忙的,哪来的那么多的时间去和孩子消磨呢?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孩子的学校能严一点,但是据学校和我反映,这孩子劣迹斑斑,油盐不进,要是再不知悔改,就让我们把他给领回家去,不要再上了。

在家校联系方面:平时要主动多与学校、老师联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来校来电话均可,及时沟通,关注孩子在校的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工作。

很多教育专家都会如此比喻孩子教育的关系: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棵树的话,家庭教育是树根和树干,学校教育是树枝,社会教育是树冠或树叶,三者互为影响,互为补充,互为因果,最后孩子成就是树上结的果子。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