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孩子军事特训学校如何是好

他想起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幼童不具有克制欲望的能力,因此儿童期教育应该以纪律为主,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随着孩子长大,再逐渐转变为以自由为主。因此,做完作业之后,家长应该教孩子及时从整体知觉调整到部分知觉,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漏洞,使孩子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现在呢,社会发展了,时代不同了,家长不得不来关心孩子的学习,因为老师的作业有很多就是布置给家长的:语文作业做完了,要请家长签字;数学作业订正了,要请家长签字;语要请家长给孩子听写单词………以至于很多家长感叹:这是你上学,还是妈上学啊?妈还得陪你一起做作业。

放假前,要集中开展一次校园卫生环境治理和疫情防控知识教育,要引导学生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少聚集,在公共场所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自觉养成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基本卫生习惯,确保自身健康安全。

我认为,要让孩子明确上学的目的,可以通过聊天,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解决他们心中的疑虑,使他们对升入小学满怀兴奋与期盼,而不是焦虑和恐惧。

孩子平时也喜欢看书,每周的作文,他都能“提笔就写、一气呵成”,极少有过觉得特别难、无法下笔的情况,但作文成绩却并不是次次都能得“优”,有时还会写跑题。课外阅读就更令人头疼了,很多考试时的课外阅读,都是孩子之前没有读过的内容,而他又没有养成一篇文章读三遍再做题的习惯,总是一目十行地看一遍,就开始答题,简单的题目会理解错误而答错,难点的题目则完全不能答出关键词。

就像文章开头我说的那种情形,几乎每一天、每个班、每一届,都会出现。孩子认识一部分字,加上老师读题、讲题,就能够读懂题意、正确解答。如果上学之前真的一个字都不认识,上学之后光学书上指定的字,那做题的时候,遇到不在范围内的生字,就完全没读题,还怎么做呢?就算老师读了,也做不到短时间内就记住和理解啊!

如果孩子目前的状况确实无继续上学,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家先休息一段时间。如果孩子情绪极不稳定时还强硬把孩子送去学校,很可能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在家休息时,父母要多多陪伴孩子,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就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

之前发了个帖子,有人说多走几步能咋地,现在孩子就缺乏锻炼,自己小的时候都走半个多小时。只能说时代变了,现在能让孩子独立坐公交上学,走半个小时上学的家长太少了,而且安全性你是否真的放心。提出这样观点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不没孩子,孩子都没入托或者入学,要不孩子已经很大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