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孩子叛逆期送去训练营咋办

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反复的积累,有量变才能产生质变。一个人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因此,如果一个人能长久保持某些习惯,说明他的这些习惯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得来的。身上有这些“习惯”的男孩子,情感经验大多很丰富: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在外面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并不是有心之举,而是自己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可能他们也没有想到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困扰。

会在浩瀚的书海中注意到这本书,你一定也是为人父母者,带着一些对亲子教育的困惑与期待而来: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要不要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自己的教育观念与家里的老人有冲突,怎么办?可能对此感到迷茫,甚至焦虑。好在,有这样一群资深心理学专家,他们有专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做更好的父母,如何给孩子更好的爱。

付立平:其实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接触了特别多的家长。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扰,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孩子,让孩子自觉学习、学会学习。尤其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学习问题是引发家庭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很多家长跟我说,付老师,我们家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学习问题——家长发现的都是单个问题。而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发现,如果孩子在自主性和学习力上有问题,它其实是一个系统问题,我把它设置成五个维度,来告诉大家。

第二条,避免焦虑转嫁。疫情中,我们会比往日更加焦虑,这种焦虑可能会通过种种言行转嫁给孩子身上。对孩子更加严格、让孩子完成更多的学业任务、每天没完没了的说教等等,都会让孩子被我们的负面情绪感染。父母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而孩子不仅要解决自己在疫情、学习中的焦虑,还要承载来自父母转嫁的焦虑,面对着双重的压力。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也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多读书能够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养成求知的好习惯。书不会说话,但是书可以把世界打开给你。爱上阅读是父母送给孩子终身受益的礼物。培养孩子爱上读书,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下面是我做的“吃掉担忧的小怪物”。告诉孩子,当你觉得焦虑的时候就把焦虑塞进它的嘴巴里,然后关上它的嘴巴,它就吃掉了你的焦虑。这对孩子非常管用。特别是对一些家长而言,使用这个小怪物还能让全家人有机会坐下来一起交流具体的焦虑问题。

而这也正是现在父母们一边深感紧张焦虑,一边逼迫孩子不停补习、学习、好好考试的深层原因。安排孩子去课外班补习、努力学习,实质上是为了缓解家长自身对未来的焦虑。

我告诉孩子,以后的路还很长。当我们不能改变现实的时候,就只能改变自己。疾病只是侵蚀了我们的身体,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让灵魂也一起生病。不能上学,可以尝试和弟弟一起学认字读书。一个人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目标,虚度年华。人,就这一辈子,来到这个世间,就是一种恩赐。所以,与其徒劳抱怨,不如努力改变自己。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