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青少年教育特训学校怎么办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小学校长赵永忠认为,《促进法》和“双减”政策,都指向学生的发展权,指向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双减’后孩子和家长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促进法》的制定,使家庭教育有了法律政策和行为依据,但真正落实还需要各方面协同,任重道远。”据介绍,家庭教育指导令内容,主要为监护人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主动为孩子创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决不能因务工、无时间、无精力等原因而对孩子放任不管,要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情况和感情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加强管教约束,掌握其思想动态,发现问题的要及时予以教育和疏导,切实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规定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的严重法律后果。

有的家长比较心大,或者是希望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一上小学,就要求孩子独自去上学。虽然家长的这种做,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增加了孩子遇到危险的概率。

班薛雅曦家长:通过观看《家庭教育促进法》系列解读,我了解到: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一致,内容高度重合。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

入园一段时间后,孩子迎来放假,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放假后更不愿意来上学了,孩子与成人一样,假期过后都需要一定的调整才能适应上学、上班的状态。针对孩子不愿回园的情况,家长们只要做好心理引导,孩子一定可以从容应对回园。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足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次讲座,家长们深深认识到“以父母为主,全员参与的家庭教育,是如何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非常感谢尹军娥老师的分享,相信在名师的指引下,学校间通力合作,朝着同一个目标,一定能形成教育的最大合力。

畏难心理:当家长请求孩子帮自己做某些事情,孩子会能躲就躲,能藏就藏,容易懒散,不愿打破现状,接受挑战。

外出上学、工作的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草原,而我们这些父母和孩子会是什么样的相处状态呢?或许就是“待定”吧。

当写作业,起床、吃饭、睡觉都需要靠家长十遍百遍的催促都不情不愿的去做时,就说明孩子主动性的缺乏,对这些本该是自己的事情感到厌烦、懈怠。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