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青岛平度小学生军事化学校怎么办

在这样的焦虑情绪下,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情绪都会被影响,有的家长会直接施压,让孩子提前去上幼小衔接补习班,有的家长会将焦虑转嫁,不停的催促、训练孩子,让孩子对小学生活产生恐惧。家长的焦虑不但没有必要,还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家长在送孩子进校门时,和孩子一起哭得跟泪人一样,极有可能会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让孩子把上学当成极其可怕的事情,这对孩子适应学校生活会产生不利影响。

从字里行间,我猜测孩子的抑郁症应该是来自学习压力。家长一直在焦虑,担心孩子的学习,无形中把这种焦虑变成了压力传达给了孩子,即便是孩子已经生病了,家长还在焦虑错过了会考,要不要提醒学习之类的,可想而知平时来自父母的压力有多大。此时,应该担心的是如何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而不是要高考了,要不要学习之类的。

1.1孩子是双非儿童,目前还没有恢复面授课的安排,而且就算通关之后孩子每天要起早贪黑地上学,关口人多,疫情之下家长也不放心让孩子每日往返,想过去陪读。

2.其次,还要看家长的理念,很多时候,我们不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在与孩子相处、交流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焦虑感也影响到了孩子。

3.其实家长的焦虑,一方面是对上面“小学生成绩都是骗人的”了解不够,难以接受孩子和别人有差距的事实;另一方面,缺乏对孩子能力的客观评估。

4.有些爸妈送宝宝去幼儿园后,看到孩子哭泣就心软了,犹犹豫豫地不肯离开,恨不得把孩子接回家,大不了不上了。但这种做只会增长宝宝的焦虑并延长适应周期,千万要不得。

5.开学已经半个月,幼儿园小班大部分孩子的分离焦虑已经改善,早上的哭闹情况有明显的减少了。家长们此时焦虑的心也能慢慢放下来。但是此时肯定存在个别孩子仍然会在早上入园时哭闹,或者周一上学时不愿去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只有少数的孩子通过其他的办法才能上学,而大部分的孩子都将面临无法上学的困境,等到稍微大点的时候,就去卖苦力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

如果能让学生晚一年入学上学的话,应该孩子也会更加轻松一些,当然面对这样的选择钱还是应该要交还给家长,让家长们自行决定。早一年上学可以提前适应校园生活,也能比别人更早地接受高等教育,还能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硬是把孩子安排提前入学其实并没有多大作用,所以家长还是根据孩子情况进行考量。有些家长会觉得晚上学会焦虑,早上学又怕适应不来,可以说这些家长真是进退两难啊。

其次,对一年级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作初步介绍。一年级的学习习惯主要有:认真听、仔细看、用心记、大胆说、规范写,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在生活习惯上,向家长大致介绍学校的上学、放学时间,孩子上学不迟到;学校基本的午餐时间、午餐时注意事项;基本的劳动技能等。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