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常山青少年戒除网络沉迷教育基地

  

听了金陵微校关于“孩子厌学的讲座”收益颇丰,厌学是当今教育行业的热门话题,身边不时能听到同事、朋友关于这个话题的聊天,孩子厌学对家庭影响很大。听到研究600多名学生的厌学结果是70.55%,着实被吓了一跳。学习本是一个求知过程,应该是孩子充满激情探究和满载喜悦收获,为什么会背道而驰甚至给一些家庭造成了惨痛的结局?本次讲座从学习角度给予了答案,两位老师例举问题,罗列原因,细化分析,让我们家长有所借鉴。往往这样做的结果,家长除了常常成为孩子的“答题机器”,孩子一碰到问题,就直接问家长,根本不愿自己思考。更严重的是打击孩子自尊心,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自信。

他家孩子高一,初中的时候成绩还不错,中考成绩也很理想,考上了一所大家都很满意的高中。为了孩子更好的安心学习,家长做了很大努力,把家搬到了学校附近,就是为了孩子能安心上课。可是开学不久,孩子就不想念了。家长很焦虑,担心孩子太小,不上学将来没出路,太早接触社会又怕孩子学坏。因为孩子本身挺聪明的,不上学觉得太可惜了,心里总觉得不甘心!但问题是,孩子很有主见,现在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了!根本说不得!导致家长放出狠话:“你不上学,一分钱也没有,你自己想办养活你自己。”结果孩子当真了,正在考虑如何去挣钱……

1.孩子妈当初为了让孩子能入学,四处找人托关系,最后入得还是一所各种设施不太齐全的幼儿园,离家也不近,针对他家孩子,学费比别的高一倍,还需要一个家长陪同上学,就这么苛刻的条件,孩子妈都接受了,让孩子奶奶陪读。

2.最后我还让表妹和幼儿园进行沟通,把孩子换到了另一个班里,因为在另一个班里有孩子熟悉的小朋友,这样至少孩子有熟悉的玩伴,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孩子的焦虑和不安。

3.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受苦头”等话来吓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

4.有的孩子对成绩太过看重,导致考试、学习时十分焦虑,十分影响学习热情。且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变化很快,得不到适时的疏导和调节,就会形成情感交流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

5.但是同事的孩子晚上一年学,个子太高,比同学高出一头,和其他同学玩起来,也是格格不入,直到2年级以后才慢慢好转。还有家长说,本以为孩子晚上一年能成熟,但是9年后非常后悔,因为没见孩子成熟,还不如正常上学。

她认为,要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一件积极向上的事情,上学对自己的未来有极大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在现下疫情防控阶段,可能会让孩子们感受到不确定性和焦虑。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焦虑、恐惧就有可能通过反常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晚上频繁醒来,失眠,饭量减少,害怕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或者突然变得很胆小;或者反复咬指甲等。让孩子不焦虑,家长情绪一定要控制好。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去表达,当他们感到烦躁的时候,耐心的倾听和陪伴;而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劝他们不要这样,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一开始我们有担心她跟不上,担心她会不会听不懂老师讲课,担心她在社交方面的问题。但似乎一切都是我们过分担心了,孩子在学校适应得很好。上学后没多久,有一天晚上吃完饭,孩子开始了她滔滔不绝的第一次小演讲,我们很惊喜她在学校的成长。

家庭教育不需要时时刻刻借助外界力量,以表象的忙碌、充实状态来进行虚假的自我安慰。其实,产生教育焦虑非常正常,焦虑与倦怠也是真实生活的一面。很多时候家长有意掩盖这种负面情绪,想在孩子面前呈现完美的状态与形象。但这恰恰阻碍了孩子面对真实生活的能力。如果家长向孩子呈现出自己与焦虑共存,一步步通过自我激励、思考、努力来化解焦虑的状态,孩子就会在家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正确的态度与方。同时,只有向孩子展现自己不完美一面的家长,才能看到孩子真实的一面,并接受其不完美的必然性。

猜你喜欢

罗斯核潜艇将罕见访问古巴 古方强调"未携带核"

7小时破647万,贾冰端午档首日夺冠,刘德华新片垫底,回本无望

那个上热搜的大厂裸辞人,被我们找到了

特尔半年两度更新至强,中国仍是美CPU巨头必争之地

奶奶将毕生厨艺用在了孙子高考这天 网友:您还缺孙子不?

助力社区矫正 李沧开展《社区矫正》集中学习宣讲

资源型城市如何跨越发展?看油城东营转型“三级跳”!

第二届中国(济南)透明质酸产业大会开幕 刘强出席并致辞

斯维亚特克实现网女单三连冠

【热点】高考进入第二天这些地方查分时间已公布

曾执行"阿波罗8号"任务的前宇航员遭遇坠机身亡

“非遗+”焕新“出圈” 落笔处青春锦绣

石家庄加强交通警务智慧建设促进交管高效便民

有关近视的这些谣言,您知道吗 | 呵护眼健康

8日下午 这18处考点周边将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

意媒:尤文和那不勒斯可能互换球员,基耶萨直接交换迪洛伦佐

冲锋衣,怎么成了“男人最好的医美”

海底捞股东会回应热点:谨慎推进加盟模式 占比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