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全封闭式改造学校怎么解决

在家庭中,看似某个成员出问题,比如厌学、自残、网瘾、酗酒、赌博、婚外恋、焦虑、抑郁···其实是整个家庭系统出现问题。一般家庭系统出现问题,出现问题的“替罪羊”往往都是孩子,这也是家庭治疗对于儿童青少年问题的治疗效果更为显着的原因。在这样错误的比较中,在无休止的否定面前,孩子成功的标准和学习参照是混乱的,孩子的内心是无序的,这不容易培养出有目标,有自信,能自律的好孩子。所以,对孩子的评价应该客观公正,不必一味地廉价夸赞,也不能一味打压,不能不允许孩子出错试错。在家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策略无法无力的情况下,不妨放松一点,才是更好的策略。父母错误的教育,其实是孩子成长的阻力,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另外一个包袱。孩子的厌学,有时是背上了难以负担的包袱,又要去爬那过不去的高山,只能说:爬上去的都是天才,过不去的原因,大多是人为造成。

书香伴成长。为丰富辖区未成年人暑期活动,马鞍山市雨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启动“书香润暑期,阅读伴成长”活动,依托社区图书分馆丰富的书刊资源,为暑假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了一个温馨阅读的空间。家长们认为,开放图书阅览室,既解决了暑假期间家中没人照看孩子的大难题,又减少了他们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同时还鼓励未成年人养成多读书、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哲学家塞涅卡说过“能约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青春期孩子最缺乏的就是自制力。这不仅是厌学贪玩的原因,也是误入歧途的根源。要想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就要树立规则意识,奖惩有度。

精神上的成瘾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自我保护机制,人们沉迷于一些东西以至于这种沉迷本身足以造成痛苦,却仍然不能自拔,其实往往是为了逃避生活中的另一些更痛苦的东西,沉迷只是结果而非原因。

一个孩子从天真无邪走到轻生结束人生,他们都会经历这几步:受压、厌学、焦虑、抑郁、轻生。在有些人看来,大部分的孩子轻生都是因为一点小事。的确,他们多数都是因为没有考好,被父母批评几句而轻生,但是他们选择轻生,绝不是瞬间决定的,而是因为这件事情是一根导火索罢了。真正让他们自杀的原因是压力,无形的压力是青少年最大的杀手。

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健全,自制力相比成年人要差很多,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大环境,很多成年人尚且沉迷手机不能自拔,青少年在“深谙人性”的各类手机APP面前更是毫无抵抗能力。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不言而喻,除了占用本该用来学习、运动的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非常严重,研究表明,长期低头玩手机造成的颈椎劳损等“手机病”正在朝着低龄化的方向发展。手机成瘾的小孩,半夜偷偷爬起来“开黑”,黑暗中长时间玩手机,直接带来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等后果,严重影响身体发育。

理解接纳,堵不如疏。首先,改变心态,采用理解接纳的态度,采用宽容和引导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电子产品使用。积极地和孩子探讨电子产品使用的话题,树立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正确认识。其次,可以和孩子谈谈他感兴趣的电子游戏,并巧妙引导,让孩子明白沉迷游戏的危害。通过这样的疏导,就可以慢慢让孩子明白应该如何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了。

不要沉迷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有的同学喜欢玩电子产品、玩游戏,适当的游戏时间是可以缓解学习带了的紧张的,然而长时间过分的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这样就真的会耽误学业,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