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把孩子送到学校最后叛逆如何是好

这是他们最早达成的共识,让孩子在北京上学,那样总算不至于缺席孩子的童年,父母都能陪伴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一家人整整齐齐,父母在哪,家在哪,孩子在哪,家在哪。11月10日,在河南商丘,一名9岁男孩一提上学就发高烧,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多次,也做了七八次核酸检测,也没有查出病因,为此很是苦恼。

日本的上学放学的路上,都会有专人巡逻,并且孩子们都是结伴上学,这样比单独一个孩子的危险系数小的多。并且很多孩子的书包都是有定位的,孩子在哪里父母第一时间会知道。

1.比如说,如果孩子追星,父母这样说:""天天就知道追星,也不好好上学,追星能当饭吃啊。""父母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妈妈上学那会也有喜欢的明星,也曾经干过很疯狂的事情,不过……""先让孩子感觉父母和孩子是统一战线的,然后再进行正确的引导。

2.而且也不能只看孩子的学习水平来决定是否延迟上学,因为学习只是考量孩子的一个方面,更多的要考虑他在学校环境里舒不舒服,能不能适应的问题。如果孩子在学校里待得很难过,总感觉格格不入,学习也一样会受影响的。

3.况且学习不是一两年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是说早上半年学,就一定能学到知识,就一定比别人学得多。上学前的学习也很重要,比如父母可以在上学前多陪陪孩子,让孩子学习一些生活的技巧,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并培养一些孩子的好习惯,这样要比早上半年学有意义的多。

4.开学倒计时阶段,家长和孩子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有规律地作息,慢慢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学校作息时间靠拢,提前适应上学的节奏。

5.今天早上连线的是一位父亲,解决女儿不上学问题。真的很难得,一般都是妈妈连线。这位父亲的女儿初一了现在不上学。院长建议自己扮演爸爸,让爸爸扮演女儿进行角色对话。院长问:孩子你对自己的生活呀,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和爸爸讲讲。爸爸扮演女儿回答:“我感觉自己特别没用,不是你们喜欢的女儿。”问:还有呢?答:心里特别乱,不知道该怎么办?问:还有呢?答:感觉自己像废人一样什么也干不了。问:孩子还有没有了?答:“别的没有了”。那等于说是你感觉自己很没用,也干不成啥事,不是我们想要的孩子,自信心不足,对自己评价也不高,是这样吗孩子?

而且,父母稳定的情绪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改变,更可以像一个容器,将孩子的焦虑、悲伤、攻击和无助容纳到这个安全的空间中,促进孩子顺利地转化他们这些负面情绪和状态。

其次,父母应以积极的语言和孩子交流,这种交流能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因而家长可以有意识的用“你聪明”、“你一定行”之类的语气为孩子打气,或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上学都念上几遍,在语言暗示之后再满怀信心去上学。

孩子早晨不起床,起床后磨磨蹭蹭,眼看上学迟到了还不着急,急得老妈如同狮子一声吼,别磨蹭了!快迟到了……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呀!这样的情景想必很多家长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

几乎所有的家长的孩子上学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好的学校很有可能离家很远。那么,要不要宁可上学远一点,也要让孩子进我们心目中所谓的好学校呢?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