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南通如东青少年励志教育学校咋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一直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特别是近年来教育部与相关部门印发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学校如何引领更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家长与学校共同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孩子?我们父母要了解国家的教育现状,要了解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要蹲下身子降低自己的高度,从孩子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

厌学行为的背后可能是单一因素,也可能复杂的多因素或者长期的积累导致,相信对于单一或简单的因素,父母首要是找到原因,先以降低孩子的焦虑感为主,再者是让孩子的厌学行为变得慢性化。对于后者,若父母若尝试了很多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但还是无了解到孩子遇到的困扰,那一方面要继续对孩子保持开放的态度,还有持续对孩子「适度但不会干扰」的关心,另一方面要求助于专业人士对复杂的因素进行梳理,协助家庭和孩子一起做出调节和改变。

1.以80后、90后为育儿主力军的家长正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家庭教育困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焦虑。《2019中国父母孩子成长焦虑白皮书》显示,的父母对孩子成长各方面的问题感到焦虑。超过六成的父母每天花费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间在与孩子相关的事情上。

2.还记得第一次送孩子去上学的场景。开学前的那一周,我焦虑无比,莫名其妙地担心,怕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怕他不爱交流的性格会交不到朋友,怕他受了委屈也不敢告诉老师等等,这样那样的负面想不断在脑海里翻滚,那几天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但又无能为力。

3.“他出走的原因,是觉得学习压力太大,自己学不好,不敢考试,怕对不起家长,最后产生厌学的情绪,不想读书是直接原因,玩游戏是个诱因。回去后还是要尽量沟通,培养他的读书兴趣。以后在教育方式上,还是要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让他知道对错,知道担当与责任,把他往好的方向引导。”大湾派出所指导员龚海对家长说,“同时告诫广大爱心群众,以后看到类似流浪的青少年,请直接与当地派出所联系,争取让离家出走的不懂事的孩子早日回家,让家人少些担心,幸福生活。”

4.很多人宁愿花巨资送孩子上私立学校、学才艺,也不愿动动自己的脑筋教孩子如何做一个善良、勤谨、节俭、谦让的好人。

5.告诉他们“不愿去上学是不对的,不想去也要给妈妈说出理由。”问清楚原因之后再通过简短的引导式的对话,引导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这样的交流,能够让孩子也了解到父母的想。

高品质学校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把家长视为教育的“合伙人”,引领家长形成“五会三美”的育人素养。“五会”指的是家长的育人素养,包括会陪伴、会合作、会阅读、会锻炼、会激励。“三美”指的是家长自身素质,重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以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来示范和熏陶孩子。

我个人认为,其实导致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就只有一个:?如果孩子觉得他压力好大,他觉得没有办符合爸爸妈妈的期待,没有办符合老师的期待,那么他就会有厌学的情绪产生,就会慢慢不再愿意去学校。

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绘本,来帮助孩子缓解入园焦虑。比如《魔亲亲》:小浣熊不想去上学,但是妈妈说,人总要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当你开始上学,或许你会爱上学校呢。你会交上新的朋友,有新的玩具。

做好个人防护,接送孩子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让孩子保持“两点一线”的生活,上学直接到校,放学按时回家,不到其他地方逗留和玩耍。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