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宜昌兴山孩子网瘾戒除问题少年学校咋搞

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别用错方法,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厌学的孩子(12招妙计让孩子不厌学)》(作者金忠明、周辉)的主要读者是学生、教师及家长。虽然学生厌学与学校教师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再敬业的教师也无法让每个学生不厌学,所以爱上学习最重要的还是靠学生个人的努力。?从数字开始认识数字世界,但不是坐在那里学习。老师会通过有韵律的拍手、走路、蹦跳、童谣朗诵等各种的方法,让孩子学会一系列的数字,然后学习计算,有节奏的身体运动能帮助孩子计算能力的发展。

以前也有这样的规定,但是往往家庭教育指导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存在着过场的问题。并没有真正的去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因此出台《家庭教育促进》,这是第一步。(它)进一步强化家长的监护职责。但要让家庭教育回归,关注孩子的人格身心健康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及时的拥抱,亲吻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如:宝宝的饭量,挑食状况;宝宝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小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与家长交流,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状况等,都要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透过交流,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透过交流,教师也能够获取更多的意见的推荐,让家长很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进行家园共育工作。

5、家庭教育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互动教育。平等的前提下是家长能够指引孩子的教育,也能够是孩子纠正家长的教育,还能够是“和平探讨”出“真理”的共同进步的教育。

“你的孩子有100种可能”,这是我常常提及的观点。不要一味盯着学习成绩,要寻找孩子的优势,并指引孩子朝着这方面发展。学习成绩不理想,但通过走特长发展而成功的例子有很多。“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首先,家庭对应的是“五行”中的土,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孩子最初的“三观”、潜意识的根源都来自家庭。好的父母,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动力源泉。家长的支持也是办好教育的关键。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教育正面临困局,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该扮演怎么的角色?我们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如何科学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怎样做,既能让孩子身心更健康,还能够在学业发展方面人尽其才,帮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呢?

从计划造人开始,孩子教育便伴随父母。孩子的一生,需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为孩子奠定教育基础,好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开始。但一些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贻误孩子终生!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