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泉州泉港附近军事化封闭式学校咋办

“我们能看到现在的孩子有空前的学业压力,这只是显性的。而隐性的东西是孩子整天跟焦虑高危人群在一起,这些人是孩子的父母、老师:老师在学校里不停强调考试、学习;孩子回到家,家长也在强调考试、学习,那孩子可能就完了。”我们,每天都很焦虑,焦虑房贷,焦虑孩子教育问题,焦虑生意很难做,焦虑养老问题。有没有发现,大多数问题都是因为缺少金钱。

在孩子1岁前,妈妈们主要担心的是孩子的身体状况,1到2岁关心孩子的性格发育,2到3岁开始焦虑孩子的教育问题。

1.的确,中小学教育的内卷情况越来越严重(孩子学习时间的内卷,以及家庭教育支出的内卷),国家也出台的相应的策予以制止。合理控制孩子的成绩危机感,避免孩子因为压力太大而焦虑和抑郁。这些都是合理且必要的举措。

2.故事:一大早,爸爸把女儿送到了心海老师那里,原因是孩子说脚踝疼不肯上学。经过检查,心海老师确定孩子不肯上学另有原因。心海老师会引导孩子绘画,把孩子安顿好了再与爸爸谈话。孩子的《树木画》画好了,与爸爸分析绘画的交谈过程中,得知女生妈妈的预产期就这几天,孩子不肯上学的原因终于清楚:弟弟妹妹还未出生,小女生已经在焦虑了。

3.绘本阅读:借助绘本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学习故事中主人翁的积极心态,让孩子渐渐信赖老师,从而缓解入园焦虑。

4.所以,从幼儿时期操心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到上学后,焦虑的方向变为成绩、排名、甚至孩子的个头长得慢一点都会特别上头……

5.6.做好心理准备。要帮助孩子建立对开学的期待感,引导孩子进入新角色。多跟孩子交流,消除孩子的“开学焦虑症”。

“我姐家的孩子现在读研究生,他在同安路小学上学的时候,一个级部才3个班,一个班都不到40个人。”老人说,家里人在一起谈起孩子上学的事儿,都很感慨。

不要在窗户外面偷看孩子:偷偷站在窗外看孩子只会将孩子的焦虑期延长,不但不利于孩子减轻焦虑感,还会加重焦虑。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试着问孩子“我们去上学好不好,你喜不喜欢上学”,当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分离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安感,但是可以换成“我们要去幼儿园坐滑梯,或者去跟哪个哪个小朋友玩”等类似的语句,让孩子透过你的语气来感染他以此引起他的兴趣满足他的好奇心。

当孩子说出或表现出不愿意上学时,父母一定要和孩子沟通,了解真正的不愿意上学的原因。父母先接纳这个原因,再协助孩子解决。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