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科技通报叛逆青少年学校有那些如何是好

王志敏介绍:“三岁看大,七岁看老”,0-3岁左右是孩子生长发育、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和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孩子对好坏的判断标准还没有建立,往往对接触到的东西是“照单全收”,有些甚至会影响到成年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长,作为孩子的“领路人”,父母一定要学会循循善诱,不骄不躁,耐心细致等原则,及时发现不良行为并给以矫正。对于孩子来说,规律的作息就是该学习时学习,该睡觉时睡觉,该吃饭时吃饭,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学习、睡眠、饮食和休息都兼顾到,孩子也能通过这样规律的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妈妈在孩子婴儿期的时候,如果经常抓狂,如果经常发飙,在家里跟爸爸大喊大叫,你千万不要以为躺在旁边的那个孩子听不到。躺在旁边的那个孩子会非常明确地感知到焦虑,知道妈妈现在抓狂了,妈妈现在管不了她了,她会从妈妈那学会这种焦虑,她有可能会哭闹得更厉害。所以你发现,凡是妈妈喜欢焦虑的,妈妈有抑郁状况的,家里边孩子的哭闹就会更严重。有人说是因为孩子哭闹太严重,所以导致妈妈焦虑,但事实上反过来你会发现,妈妈的焦虑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才是更大。

1.在抖音,贴吧上经常看到,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今年又不能在昆山上一年级或者初一了,又要回老家上学了,真舍不得我的孩子,在昆山有房子孩子也上不了学区学校。今年昆山高考考得很不错,给家长们看到了未来孩子的希望。但是连一年级都没有办报上名,谈何初一,高中以及未来好的高考成绩。

2.曾经接触过一位男生厌学,是因为他处于青春期,开始发育,他感觉到不好意思,每天早中晚都要洗澡,然后不想上学,天天迟到,被老师罚站,迟到多了老师也不让他上学,但是家长是不知道真实原因的,天天批评,唠叨,指责,结果孩子连门也不出,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我们,经过刘老师的沟通,原来是青春期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问题,孩子心结打开了,然后正常上学,还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这孩子现在已经读大三了。

3.这就导致孩子不愿意对家长诉说心事。孩子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不愿吐露心声,导致一系列情绪问题。从孩子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越成长,越会对谈话内容和对象进行区分。

4.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人生议题并鼓励其为之努力,为孩子的焦虑提供情感支持,而不是让自己的焦虑成为孩子的焦虑。

5.今天有家长和优秀君感慨,现在的上学和以前不一样,现在的孩子寒暑假也不能休息的学习、上课等,感觉家长和孩子都不轻松。

真正的智者,一生都在不断地重塑自己的习惯。乔布斯说:“在你生命的最初30年中,你养成习惯;在你生命的最后30年中,你的习惯决定了你。”坏习惯难改,好习惯难养,但重塑习惯的过程,就是在改变命运。

孩子不想上学,自然有不想上学的理由。是读书太累,让生活在温室的孩子体验不到生活的苦楚?是遇到校园霸凌,从而令孩子内心抵触读书?是看到在外的打工人生活得风风光光,令孩子对其生活充满向往?是自己对未来另有打算,急功近利地想要实现那个目标?......

孩子从生下来就开始潜移默化的接受父母的“启蒙教育”,孩子上学以前,和家里的接触时间多些,尤其是幼儿期,基本上就是受到带这个小孩的人的影响最多。

很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几乎穿衣吃饭一首包办生活。其实,尝试做饭、洗碗、自己上学,都可以是孩子人生中的小挑战,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尝试。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