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绍兴诸暨封闭式问题青少年改造学校咋办

在家访过程中,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们最喜欢的就是大胆发问的学生,多去老师办公室转转。感觉我们的家访还是很有效果的,这几天,她们一来学校就来找老师问题,很是积极,我也真的是从未有过的欣慰希望孩子们可以坚持这个好的习惯,好好学习。也希望家长可以更重视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孩子们现在还小,尚处于养成教育的阶段,也是孩子性格成型的重要阶段,家长们应该多注意这个问题。今年,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检察院对不积极履行监护职责和家庭教育的监护人共发放6份督促监护令,效果明显。“没有问题小孩,只有问题教育。家庭法治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侵害的第一道防线。通过立法,把家庭教育纳入法治轨道,对其形成有效的规范、指导和监督,将改变家庭教育靠家庭自发安排的状态,促进各方协同、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红寺堡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马蓉说,随着这部法律的颁布,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务事,“依法带娃”也不再是句空话,而是有“法”可依,也为检察院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依据。

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曾说,很多父母习惯把他们自己没有实现的东西,放在孩子身上,强烈地希望孩子帮他们实现,这是父母把自己的焦虑转嫁到了孩子身上,父母希望孩子容纳和化解自己的焦虑。

1.家长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帮助孩子完成非正式的启蒙教育并参与孩子的全部教育历程,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适度的焦虑会促使孩子提高学习效率,过度的焦虑则会阻碍孩子的学习效能。

2.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在跟自己脑子里各种观点博弈的过程。这些过程让本来就处在焦虑时代的父母更焦虑了。好像自己怎么做都不对。

3.4.有可能因为面对的任务太困难,使孩子产生焦虑。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适当做出调节,比如任务难度的调整,让孩子情绪逐渐稳定

4.“我的确因为你不上学情绪时常不好,期间你也多次怀疑我们是否真的接受你在家辍学,这个我们承认,孩子不上学父母很难做到心平气和。不过,正是经历过这段时间,我们之间才能更加互相理解,不是吗?”

5.山西长治的高妈妈反映,我孩子今年14岁,却不喜欢上学,原因是学习不好压力大,他说上学就像坐牢一样痛苦....我很焦虑,担心他将来会没有出息过苦日子,其实我真的很想他能好好把中学上完,无论怎么样我都会想办供他学一门技术,但是现在他说他不想上学....我该怎么办?怎么才可以帮帮他?

每个孩子一出生,在家里度过的时间占2/3,从他出生的第一时间起,家庭教育就已经在无形中产生了。家庭教育是伴随一生的教育,因此会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说法,想要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就必须经历连续、不间断的教育过程。同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加具有连续性,家长是其终生的老师。

小男孩在出生时因为缺氧造成小脑萎缩,视力也下降得厉害,特别是智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奶奶从小到大都没有放弃过这个孙子的想。孙子渐渐长大后,奶奶就把他送到了一所专门录取这样孩子的特殊学校。因为孩子视力不好老师讲课的内容不是能很快的追上和理解,成绩就有些不理想。奶奶在这样的情况下想到了一个办,自己要和孙子一起上学,和孙子一起进步,把学习成绩搞好。一老一小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每年开学时,在幼儿园门口都会上演一场分离大戏。面对即将离去的妈妈,很多孩子哭闹,拉扯就是不愿意进入幼儿园。由此,衍生了一个词叫入园焦虑综合征。

总结来说,孩子厌学,起因是感觉没朋友、不想内卷,其实关键是不想内卷,想继续发展自己的兴趣。2小时促膝长谈后,儿子认识到自己有朋友,发展兴趣的诉求也得到解决,就愿意继续上学了。希望2022,一直继续努力学习下去。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