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去夏令营如何弄

2024-06-10 20:13:46   

和孩子一起经过两到三天的线上学习,结合孩子线上学习的表现,我们一起制定了线上学习计划表和居家作息时间表,以起到监督及自律的效果。十岁的小霞不仅成绩优异,人缘也很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人欢迎的好学生,竟然患上了学校恐惧症。原来小霞患腮腺炎,休息了两个星期,病好后,小霞就不愿意上学,还说自己胸闷,身体不舒服。家长很生气,怀疑这孩子装病,可小霞一向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呀。

经常对孩子说“好好学习”,孩子容易厌学、恐学,因为学习是人的本能,家长不说,孩子也会学习。学习是多方面的,不只是课本知识。如果过度强调“好好学习”,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产生叛逆心理,会“不好好学习”来对抗父母。那么我们怎么说?孔教授给出了答案:

在孩子出现不想上学的想法和行为后,父母首先不要太过惊慌,要试着读懂孩子的情绪表达和求救信号,我们可以先倾听孩子的情绪表达,看看是不是因为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不想去上学。如果是因为在学校中学习、生活(异地上学适应不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宿舍生活等)遇到了问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而不去上学,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帮助孩子进行积极调整,并给与孩子鼓励和支持,让孩子知道,他必须要学会自己面对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同时告诉孩子当他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是可以求助和倾诉的。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有很多种原因。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进行理性的分析,再给出结论。而不是全凭自己的臆断,去定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

这之前,我和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一直是错位的,而照顾孩子上学以及日常的饮食起居基本都是我一个人。上班时间,班主任,学科教师,兼职教研员,每一天各种繁杂的事务;孩子放学,我还没下班,下班后在短暂的时间里赶回家给孩子做饭,还希望孩子能休息几分钟,我又要以最快的时间去上班。那时候的每一天都像打仗。

“假性厌学”是我在孩子身上发现的一个现象,孩子在学琴中期遇到了瓶颈,开始排斥练琴,我错误的以为孩子厌学了,非常着急,于是找到她的钢琴老师进行沟通。钢琴老师与孩子进行及时的交流,找到孩子困惑的难点后,帮助孩子度过了瓶颈期。之后孩子才恢复了练琴的积极性,于是我把这个现象称之为“假性厌学”。当孩子出现同样的情况时,建议家长先不要忙着否定孩子,及时与之沟通,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解决问题。

以上的三个年龄阶段都提到了一个东西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双减”之前,孩子们去各种补习班,根本没有时间接受家庭教育,导致很多孩子出现厌学、自闭、自卑、多动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而“双减”之后,孩子们有时间和家长多交流,家长也可以发现孩子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分数只能表示孩子那一段时间的表现,并不能代表所有,很多家长现在就是过度的关注分数,分数其实并不能代表一切。分数的下滑并不能代表孩子不爱学习了,我们要通过其他的地方来分析,孩子是不是有厌学的表现?如果有再深入的了解,如果没有孩子,是那一段时间的状态不行,那么我们家长就需要帮助他们及时的调节状态,而不是一直强迫性的问他们为什么这么了。

点击阅读全文

生活百科

天下奇闻

深港看点

知识问答

深港娱乐


深圳|资讯|娱乐|教育|时尚
风水|香港|便民|社保|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