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必看教程焦作温县不良少年特训学校有办法吗

谈到孩子的学习,几乎每个家长都焦虑过。疫情学习的好坏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成长,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孩子是一名学霸。可偏偏有的孩子在家长的督促之下,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甚至有的孩子开始厌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尽管自我意识增强,目我评价能力逐渐成熟,但仍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被动性,外界的评价易造成孩子内心世界的波动。因此,我们若一看见孩子情绪低落就呵斥、责骂,不仅不利于调整孩子的低落情绪,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明智的家长应该是先容忍,待搞清楚原因后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家长不妨换位思考一下。

本次学术年会开展了名家分享家庭教育主题论坛和家庭教育一线工作者主题分享。年会围绕陶行知教育理论与现代家庭教育发展、新时期的家校社共育、“双减”策及家庭教育促进实施对家庭教育的未来影响等主题,为广大家庭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

孩子厌学很大一部分可能性是家长厌学,或者说是对于学习的事情家长并不爱好。所以也没能言传身教的影响到自己的孩子。

朱永新:家庭教育最明显的特征是非正规性,它不可能像学校教育那样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教育内容、作息时间和考试评价。但家庭教育同时又有其独特优势:一是时间上的优势,孩子日常只有6—8个小时在学校,其余更多时间在家里或课外;二是情感上的优势,家庭教育具有用血缘和亲缘关系对子女产生影响的优势,可以利用亲情和父母言行的示范作用,对子女进行教育;三是资源上的优势,家庭教育可以超越学校的时空限制,利用所有的资源,从社会交往到旅行考察,从各种媒体到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进行教育。

抑郁症是青春期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在整个儿童期到成人以前,是抑郁症的第一个高峰,有的孩子有消极、轻生的念头。孩子们对个人的未来,对前途悲观、绝望,有自卑心理。家长、老师如果不注意孩子的性情变化,导致本就少沟通的孩子,心理矛盾到极点,抑郁而轻生,更别说厌学。

国家策:自从2022年1月1日开始,我国颁布了《家庭教育促进》,在促进中还指出: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对子女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要给予相应的指导、服务和支持,这就说明,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重视家庭教育了。

“农村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促进的出台将提升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视度。”长沙市岳麓区博才阳光学校教师胡巧萍坚持12年在偏远苗寨进行探访,让她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户家庭,孩子的父亲在外打工,兄弟俩由爷爷照顾,兄弟俩性格稍显孤僻,后来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兄弟俩才慢慢变得活跃起来,“家庭教育促进的出台将提升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视度。只有家庭和学校、社会有良好的合作,共同教育,孩子才能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本次培训依然由当代家庭教育的孙景祥老师作为主讲人。孙老师从《促进》的时代背景与立过程、《促进》的出台对当代社会与家庭的价值、《促进》的内容解析等几个方面,探讨学校与家长如何在《促进》的引领下,合作共育,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