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封闭式管理叛逆孩子学校好吗怎么办

开学了,孩子身体检查没有任何问题,一切都很正常,却不愿去上学,为什么?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发现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对学校的恐惧?对学习的担心?沉迷于电子产品?对父母关系不知的担心?对症下药,才能打开心结。凤凰网:你曾说,那天因为工作忙,没有开车送孩子上学。平时都是你开车送孩子上学的吗?从家到学校,开车需要多长时间,路上你们喜欢谈些什么呢?放学回家是谁接他的呢?

北京青少年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介绍,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没有切实履行好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义务。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期常通过给一部手机来安抚他们的情绪,在短时间内“解放”自己。待孩子稍长大一点,父母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后,为了获得片刻的喘息与安宁,并不理会孩子对他们流露出的情感交流需求,选择给孩子一些电子产品好让他们安静下来。长此以往,孩子对手机产生依赖就不足为奇了。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现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苗头时,父母才开始紧张起来。然而,由于家长们缺乏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能力,强硬的管理手段很有可能激化亲子矛盾,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1.游戏类上市公司股价集体下跌源于监管信号的强烈释放。7月24日,中办、国办引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提到,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

2.之所以孩子会沉迷于电子产品也是有原因的。家长工作忙也没有时间多带孩子出去外面玩耍,见见外面的世界,他们只能与手机为伴。

3.学生沉迷于电子产品,无视作业,干扰课堂教学秩序,逃学的、辍学的,甚至自我毁灭。我们都应该追问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但不能纠缠这些原因而不能自拔;有些问题不能靠教师解决的,但我们也不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毙,可以从另一方面思考我们如何去做,能做什么。因为学生问题行为不可能主动消失,但我们积极主动想对策总会给部分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4.儿童青少年要保持正常的作息安排、生活秩序,合理安排学习、娱乐和居家运动锻炼。保持健康的作息、健康睡眠节律,早睡早起。保持健康饮食。即使不能出门,也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不能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半夜不要看手机,更不能沉迷于游戏。

5.事实上,孩子之所以爱玩电子产品,是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饶潇老师表示:“要想孩子不沉迷电子产品,最高级的防护便是让孩子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家长要给孩子更多自主空间,让孩子体验到做事与学习的快乐。同时还要给予孩子肯定正向反馈,告诉孩子:‘你的努力,你的进步,我们都看见了。’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不需要通过电子游戏获得成就感。”

孩子过度的教育支出,培训费用,也是目前导致很多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生孩子、不愿多生娃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此前针对教育领域发布的“双减策”中也有提及网络游戏。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解决孩子:叛逆,懒惰,拖延,自卑,内向,软弱,交际能力差,沉迷电子产品,不专心,反应慢,玩心重,偏食,依赖调皮捣蛋,不做作业,满口慌言,不吃饭,不睡觉,胆子小,意志低,无组织,无纪律,无无天,一切顽固份子等一系列不良习惯和成长性障碍问题。

有一个现实摆在我们面前:00后、10后本身就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这就注定了孩子不可能一辈子都不接触电子产品。既然躲不开,不如直接正视。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呢?如今,孩子们沉迷于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多,随处可见捧着手机、iPad玩个不停的学生。但电子设备带来新鲜体验的同时,也在无孔不入地诱惑着孩子们尚不成熟的心智,一不小心就容易让他们迷失其中。然而,这并不是我们拿走孩子的手机、掐断孩子的网络就能够完全禁止的。与其严防死守,不如理性思考:如何帮助孩子理性解决问题,合理使用手机。各位家长,你们好!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