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槐荫青少年特殊教育学校

2024-06-02 16:52:46   

然而大多数家长第一反应就是紧张、生气,赶紧否定孩子,“上学还不舒服?不上学你能干嘛!”而不是平和地问问原因,认真听听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的一切,但是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厌学甚至抗拒上学的心理。对于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应该如何应对,才能帮助孩子改变心态呢?

有些错误的教育方式是家长平时的习惯行为,家长或许意识不到。就比如说很多家长喜欢把孩子挂在嘴边,时时刻刻拿娃与他人做对比。这是因为家长总觉得孩子不够优秀,希望通过对比来让孩子发现他的缺点。但家长这样做的时候往往都会拿娃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做对比,这对孩子来说很不公平。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不要什么意义,而是当下的感受。他们问:为什么要上学。其实是想说:上学这事,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生活当中很多父母怕孩子乱花钱,因此会经常不给孩子零花钱。在父母的思想里,孩子太小拿着钱乱用是一种浪费,会让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另一方面觉得孩子拿着钱没用,万一弄掉了更加不划算。

认读和书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学习能力,在孩子认字、读书和书写上,很多家长其实是存在很大分歧的,有的让孩子不到4岁就开始握笔学写字,有的则是不让孩子写字和识字,觉得上学之后再学就可以。那两种情况下孩子上学后有什么表现呢?

《育儿百科》一书提到,孩子到了2岁以后,吃手的习惯会慢慢消失掉。3、4岁以后,如果还喜欢咬手,那可能是生理因素,也可能是心理因素。

这种孩子成绩差的根源基本都在原生家庭,不是孩子学不会,而是孩子基本初中三年就没怎么学,完全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大部分科目都属于完全没思路没方的。千万别简单地以为分数段低就非常容易提高。

小学老师上课,除了教知识,还会教孩子相应的学习习惯,比如画线用尺子、本子要怎么用、书上做题的格式、涂色题要先描边后填充……

点击阅读全文

生活百科

天下奇闻

深港看点

知识问答

深港娱乐


深圳|资讯|娱乐|教育|时尚
风水|香港|便民|社保|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