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了解详情】安庆宜秀孩子叛逆学校招生怎么办

针对家庭教育法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议案建议:一是提升家庭教育地位,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二是强化家长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规范家庭教育行为,把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三是规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对各类指导服务机构特别是市场化指导服务机构管理做出明确规定;四是为家庭教育提供重要的支持保障,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任务;五是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不履职和不当履职提出罚则。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习总书记也曾强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建成国家整体的教育体系。前苏联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两件事:

有许多孩子在青春期会产生厌学和焦虑情绪,害怕失败压力过大是主要原因。家长不要对孩子给予过高的期望,让孩子体会到过多的压力。

“家庭教育历来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足鼎立、缺一不可。这三足中,最需要也最为迫切的是家庭教育,最不令人满意的也是家庭教育,我们每个层面的家长都存在家庭教育的误区,提升的空间很大。”来江飞说。

曾经在豆瓣写过一篇小短文,主要是说关于兴趣与好奇心问题的,个人觉得有些家长并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孩子初学阶段表现出来的学琴意愿很可能是好奇心,如果误把这种好奇心当成兴趣,逐渐上了难度以后,好奇心没有了,而兴趣没有培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没有提供足够的帮助和干预,很可能导致厌学甚至是放弃。兴趣的培养和保持是学琴的前提和保障,家长在孩子的学琴过程中扮演着极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哪天对于学琴失去了兴趣,请家长从自身找找原因!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目标,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滨江区家长学校总校组织开展了“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做新时代好家长”为主题的家长征文活动。

大部分孩子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乐意学习。但就是有些孩子不爱学习,为什么会出现厌学现象呢?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孩子厌学休学问题有多种因素,归根结底就是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没有帮助孩子一起渡过难关。孩子可能在学校被霸凌了,而在家里父母也一直对他严厉有加,不敢对父母说。孩子可能不喜欢老师,与父母反映了,父母只要求孩子去适应,没有弄清楚其中真正的原因。孩子学习跟不上,父母没有耐心陪伴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孩子的父母情绪不稳定,家庭矛盾不断,孩子也没有办安心读书……

父母应当找出孩子具体厌学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平时多鼓励孩子关心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改变之前一味批评的教育方式,这样只能适得其反,温暖和有爱,才能消除孩子厌学的问题。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