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天津和平有哪个学校能教育

其实,父母完全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产生共情,比如孩子讨厌数学,妈妈可以告诉孩子,“这看起来真的没有意思”,“我上学时,也很讨厌”,“爸爸却觉得很容易,大概就是因为他比较能坚持,不如你们在一起讨论讨论”。家庭的支离破碎,把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妈妈身上,送孩子上学,更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不能让姥姥送,姥姥都70多岁了,脑血栓,走路也不方便,我只能不让他上学,这样也能放心一点。”

逆期的逆反心理,很容易爆发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不愿上学也就成为表现最明显的事情,因此作为父母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对孩子要求太过了。

1.孩子进入陌生环境会有本能抗拒。父母双方,尤其是与祖辈同住的家庭,对孩子去幼儿园要口径一致。更不可妥协孩子可以不去上学。孩子一旦首次得逞,以后再做纠正,难上加难。

2.孩子不上学,家长更需要控制自己焦虑的情绪,冷静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能上学的,分析原因后再找解决办,而不是病急乱投医,然后踩坑,感觉自己受骗了,却最终让孩子用一辈子来承担。

3.这时候父母放下焦虑其实比缓解孩子的焦虑更为重要,因为我注意到很多孩子本身并没有那么焦虑,反倒是感受到家长的焦虑后孩子才变得入园特别困难。

4.另外,《妈妈一定来接你》《嘘,午安》《我想和你交朋友》《我好担心》《迟到大王》《勇敢做自己》等都非常适合即将入园的孩子。家长们可以挑选合适自己孩子的,一起亲子阅读,缓解孩子入园焦虑,做好入园准备。当然,绘本只能起到辅助和心理资助的作用,家长们不能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绘本身上,家长们还是要多管齐下,帮助宝贝顺利入园!

5.除此之外,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很关键。孩子是“吸收性心智”,如果家庭环境很紧张、焦虑、冲突乃至敌对,就算父母会关心照顾孩子,但是敏感的孩子还是会吸收这些消极的情绪,长大后极度缺乏安全感。

小男孩第一天上学,猜猜谁最担心?当然不是我们的小男孩!他装好了书包,都等不及马上冲进他的新教室了。可是,他的妈妈为他去上大孩子的学校做好准备了吗?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开学恐惧症”,家长帮助的方式也不一样。对于小学新生,家长要更多地帮助、引导和关心,让孩子逐渐明白上学的意义,尽早进入学习状态,适应学校的生活。而对于初、高中学生,家长则需要适当放手,没必要事无巨细地帮孩子打理一切,应该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培养独立能力。(记者刘欣宇通讯员王葳)

在被问到“为孩子倾尽所有买房换一个上学资格,会不会觉得不值”时,高哲表示“不是不值得,但失落也是真实存在的,没办假装。”

开学初期是焦虑的爆发期,随堂练习、作业检查、学生状态等,每一项内容都有可能引发家长的焦虑。认为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假期之后,和“别人家的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只有从新学期的第一天起,就奋起直追,才能缩短之间的距离。这就导致“家长的焦急期望”与“学生的不舍假期”产生了心态上的冲突,矛盾就爆发了。所以,如果孩子已出现开学综合征的症状,家长不妨先冷静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焦虑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