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吉安吉州封闭式叛逆学校

孩子惹父母生气的原因不一定是淘气,可能是动作比较慢笨手笨脚,或是成绩不理想,也可能只是吃了一口家长不允许的小零食。最近有家长问:孩子上初中后,很叛逆、厌学,不主动学习,喜欢玩手机,你说他一句他顶你三句或者爱搭不理,跟父母就像仇人,说什么都抵触,跟欠他似的,不满足就发脾气......大人说多了干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哎!真是没辙,我该怎么办呀?

而有些家长错误的认为,把孩子送入学校后,学习方面的所有问题就都该由学校、老师负责,学习成绩好是老师应该做的,学习成绩不好是老师教得不好。孩子在学校生病了、闯祸了、和同学之间产生矛盾了、都应该由老师负责。

现在家庭教育的通病就是在生活上对孩子的低标准低要求,孩子要啥给啥,而在学习上却是高标准高要求,一把尺子量到底——分数压倒一切,这就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孩子进步了,家长嫌幅度小;孩子有成绩了,家长嫌没有拿到第一。家长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行时,许多家长却一味地指责,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无论孩子是进步还是退步,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在课堂上可以认真地倾听老师的讲解,而不是随意扰乱课堂秩序。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更能够扛得住小学阶段的学业压力,而不是产生极为强烈的厌学情绪。

“很多家长在孩子刚出问题时往往使用了错误办法,导致孩子不愿意沟通、叛逆、厌学、自闭、逃课、沉迷游戏等,甚至越来越糟。”国家心理咨询师、儿童青少年行为及情绪问题专家、茶壶心理创始人尹建民近日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认为,如果孩子已承受了巨大压力,父母教育仍然采取干预、说服、“高控制”方式等,会导致孩子状况持续恶化。

也有父母是老师,孩子是学渣的,或者小学是学霸,慢慢变得不爱学习,最终变成学渣的。这大多是因为作为老师的父母对于孩子过于严厉,不注重沟通方,一味用权威来压制孩子的天性。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力越大,孩子的反叛心理越大,最后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当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之后,家长就需要及时放手,让孩子去进行自主阅读,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爱上阅读,从阅读中受益。

然而依然会有很多好吃懒做,整天只会玩手机的孩子,还是会有很好多动不动对父母大发雷霆,整天与兄弟姐妹较真的斤斤计较的孩子,这样孩子,他们的父母并不全是,不重视家庭教育,不好好对待孩子的人,也有很多父母,是做的尽善尽美,可孩子,还是不懂感恩,不会自主学习,不想多付出。这是怎么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