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军事化学校里的教官有办法吗

《儿童学习力》这本书就给出了具体答案。这本书的作者是心理学硕士,专门对孩子学习过程和本质、孩子心理进行了梳理,告诉我们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对于孩子的成绩,我们需要意识到知识获取的两种方式,一种叫学习,一种叫教育。学习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方式,阅读是学习的主要方式。而教育是被动的,是受约束的。学习和教育是相互替代的——因为中国孩子不会“学习”,因此才普遍需要“教育”。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一直都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不能输给同龄的孩子,所以很多家长,包括孩子在学前阶段就有很重的焦虑,因为他们生怕孩子输给其他孩子,少一项技能或知识。

读完这一章,我个人的感觉是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十个方法很具体,也好操作,尤其对于年轻的爸爸妈妈来说,可以认真的尝试做起来。

我不否认高和瘦是主流审美,但是对于13岁的孩子来说,过度焦虑这些是不是有些早了,家长总是喜欢把自己所遭受的焦虑压在孩子身上,孩子真的很无辜了。

下班后,坐在沙发上,手机关机,喝一杯茶,读一本书,这样的画面,孩子也看在眼里,他也渐渐会有样学样。让自己爱上阅读,多读书、读好书,你还会担心你的孩子不爱读书吗?

进入幼儿园的儿童的离异焦虑是他们的第二个断奶期。尽管不同育种风格的幼儿表现出不同的焦虑模式,但这应该在父母之间达成共识,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父母应就生活习惯提供科学建议和教育,语言表达运动的发展,社交互动等方面。所有家庭成员对父母身份都有统一的看,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和谐而快乐的孩子。

●家长可以与老师沟通,请老师扮演妈妈,让孩子感觉一切如常,好像妈妈在身边一样,消除孩子与妈妈分离的恐惧、焦虑和不安。

阅读变成和吃饭、喝水一样,顺其自然的事之后,家长就不会再焦虑了。正是因为家长太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把阅读当成了提高成绩的手段,才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马斯克在解释读书的问题时,也是通过区分差异,找到原因的方,让我们明白了,学习和上学的区别,学习是主动性的,上学是被动性的,两者之间如果能协调成是主动性的学习态度,上学也就和学习一样轻松和可操作了,家长在辅导过程中也就不会觉得困难,统一了学习目标,学习这件事就不难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