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父母将女儿送去特训学校如何是好

倘若孩子已经大半年还是没学会如何控制,这时候做爸妈的也不能过于焦虑,去检查后确定孩子身体没有其他问题,那就证明孩子还没到时候戒掉纸尿裤,做家长的应该增加纸尿裤的更换频率,让孩子感受到自身排泄的时间间隔,也要加强孩子对卫生清洁的意识,尽量每次换纸尿裤都带着孩子洗洗手,说下上完厕所要洗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切忌强迫孩子要做到什么程度,一旦不达到就骂孩子,这样不仅不能让孩子顺利通过这个时期,还可能有反效果,引起孩子的反感或者出现其他心理问题。其实就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孩子们接受的知识都不会太难。但是他们之间依然有差距,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造成的。毕竟我们身边那些真正很笨的孩子并不多,但是懒孩子却不少。

今年以来,新概念心理咨询公司收到的孩子厌学问题的咨询越来越多,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厌学问题呢?如何才能解决孩子厌学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不简单,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家长来找心理公司咨询。“厌学”顾名思义就是讨厌学习,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对孩子来说厌学主要表现为:或把学习看成负担,被动地应付学习;或责任心不强、马虎草率;或行为散漫,经常旷课、迟到,甚至逃学。

孩子看到父母每天都在做同一件事,为了做好事情努力,实现父母自己的追求,孩子也会被感染。有的父母很机智,其实不爱看书,在家里面也会照做看书的样子,帮宝宝养成看书的习惯,这样的方法其实是有用的,小孩子总是在效仿大人。

不少家长都发现孩子对学习的态度,没有一开始那么热忱,甚至出现了厌学的情绪。这是因为大家面对孩子学习成绩不佳的时候,都是用贬低的态度去应对的。

中国有句古话“新生儿子是娘惯的,新娶媳妇是婆惯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刚出生的孩子,妈妈养成什么习惯,孩子大了就是什么样子。新进家门的媳妇,婆婆什么活也不让干,她以后也不知道该干什么。

1月4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进行《督促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宣告仪式,该指导令明确给出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时间、时长和次数,并对未成年人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提出应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希望监护人能够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2)知道孩子患病的原因,并能把原因去掉。所以家长要仔细的思考一下,我的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得了抽动症。搞清楚了,家长也要有决心摒弃掉这个原因,就一定能自愈。

本书的作者三川玲、白滔滔是一对夫妻,他们创办了微信公众号“童书妈妈”,拥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万精准读者,被读者称为“最了解中国家长和孩子的人”。三川玲着名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华尔街日报》儿童教育专栏作家、中国教育协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特聘专家,TEDxKids智库专家。白滔滔,为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他们用四年多时间,用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和总结分析,汇集成这本书《通往幸福的教育》。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