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哪个特训学校最好咋办

我按照要求去学校提交材料,我问学校的保安接送孩子车停哪里,我设想着要几点出门、路途几公里;我看似在为来到这个“好学校”做准备,但其实心里有个声音:“我不想送女儿来这里上学。”我写下来孩子表达的内容并不加评论,只是想警醒自己和同样类似的妈妈。孩子说的这几条我们占着多少,我们总在埋怨孩子不想上学,不好好学习。我们可否知道孩子也在承受着我们的不成熟,不理智,错误的教育方式,甚至打压。

第三,家长们要不断加强家庭学校间的教育协同,在支持学校、信任老师的前提下,提升家庭教育的自觉性,提升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甚至是最好的学校。研究表明,在制约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中,家庭因素、妈妈爸爸的文化素养、早期教育质量非常重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希望,主要不在幼儿园和学校,而更多在家庭和父母的积极教育行为中。只有目光向内,才能掌握孩子教育成功的主动权。片面强调外部教育因素的作用,忽视家庭因素对孩子直接而深刻的教育影响,往往会缘木求鱼,事倍功半,甚至会适得其反。

月梅没有管过几个孩子的学习,但是有一点她很重视孩子上学,月梅自己读过书,她深知读书的好处,她也相信“读书一定能改变命运”。四个孩子,一到六岁,就被月梅送到学校去读书了。人家说女孩子读什么书,她不听,就让自己闺女读书。

为落实“双减”策,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工作的意义,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万年县陈营小学积极组织老师和家长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活动。

如果孩子没有天赋,笔者建议家长不要让他以前上学,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反而不利于学生成长,俗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家长想让孩子变更优秀的心情可以理解,可要是大家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的让孩子越级学习,那对他的发展并没好处。

孩子的一言一行,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与家长的文化程度无关,与家长的做人有关;为子孩子,请做好自己:不抱怨、不埋怨、不逃避,实实在在做人,脚踏实地做事。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的时间长,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然而,在过去的这些年,家庭教育一度被认为是学校教育的附属或延伸。家庭教育围着学校教育转,本应由学校主导的知识教育反倒成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一些父母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存在误区,他们“重智轻德”“以分数论成功”……却忽略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最重要的应当是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孩子的思想、人格、性格、习惯、修养等等,这一些才是家长应该关注的重点。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