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学校咋办

2024-06-02 19:58:51   

“95后”浙江女生小叶两周前收到了父母的“特殊礼物”:每天都有一位学姐在“云端”监督她,“今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吗”。曾经宁可“漫无目的地刷社交软件”也拖延着不学习的小叶,似乎找到了学习的驱动力,两周下来,学业进度明显提升。在未来的学科方面,她倾向于欢数学和经济学,未来希望从事科研方面的工作。对于即将到来的假期,她说还将以学习为重,但也很希望跟父母外出旅游,至于目的地,还没有想好。

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他们现在自己都应该知道中考的重要性,知道好好学习,如果家长太焦虑,带着情绪化色彩太关心孩子,反而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甚至产生逆反,就得不偿失。

1.36、我们总是太急了,不愿意给孩子等待的时间了。我们总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化成孩子的焦虑。家长在家庭教育时一定要记住情感教育永远都大于道理教育。

2.1.提前让孩子适应“上学”场景家长可以与其他同龄孩子的家长相互协商,每天按入园的作息时间将孩子送往小朋友家中,告知孩子,父母会在规定时间去接他回家,期间要听话,安全玩耍。如此让孩子提前尝试离开父母的情景,提前适应没有父母在场的生活。

3.有了于敏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自己真的不会因为孩子的成绩焦虑了,也不会因为孩子某一个坏习惯焦虑了,因为很多事情都需要时间来沉淀。

4.而父母也更需要去关注孩子的变化,并且区别判断是偶尔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还是孩子无控制的更为严重且持久的状况。但家长不能先自乱阵脚,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

5.很多孩子在上学之前都受到了超前教育的培养,这些孩子在学着不符合自己年龄的知识。家长觉得这样的教育能够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少能够让孩子学会笨鸟先飞,但是这已经不符合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反而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

如果让孩子爱上学习只有一个原则的话,那就是:用正向的思维看待孩子,在内心深处真正的相信孩子是热爱学习的,相信孩子是有能力学习的。

当你把目光放在孩子“是否学会”这个关键的核心上时,自然不会因为一两次的成绩波动而焦虑,进而把焦虑和负能量传递到孩子身上。

我昨天回来一直在思考两个哥家里孩子读书的事情,慢慢我想明白一些事情!其实不是孩子不爱学习,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孩子在没上学之前眼睛里都有光?

第三个事情就是家长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教育。家长要控制自己的痛苦表现,不要把自身的焦虑平添到孩子的身上。因为父母的焦虑,孩子是能够感受得到的。孩子虽然小,他的感受力特别强,他能够完全地感受到你的状态是什么,所以父母自己首先要让自己平静。

点击阅读全文

生活百科

天下奇闻

深港看点

知识问答

深港娱乐


深圳|资讯|娱乐|教育|时尚
风水|香港|便民|社保|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