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重大通报厦门湖里孩子叛逆训练营哪里有怎么办

都说读书是最公平的一条路,但这条路对于山村里的孩子来说,可能还太过奢侈。有多少孩子因为经济原因早早放弃上学的机会去打工谋生,又有多少孩子因为知识匮乏早早嫁人生子在山村里庸碌一生?补充一个昨天听到的事情——我一个朋友,他家也是八月底的男孩,他妈毅然决然地认为自己孩子不能上好一年级,动用所有关系给孩子晚了一年上学。他家孩子本来就又高又胖,晚一年上学站在人群里就很扎眼,基本上比所有孩子高一个头。然而事情并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孩子并没有表现得更专注或者怎么样,还是成绩平平,加上家庭教育的关系,孩子反而有点退缩,在班上不知哪个同学就开始嘲笑他,叫他“傻大个儿”,这个绰号不知道要伴随孩子多久。反正孩子他妈已经肠子悔青,本来就焦虑的心理这一下子简直要抑郁了。之前他妈坚决要给孩子留一级也是听说朋友的孩子跟他家情况差不多,按时上了小学结果跟不上,妈也焦虑症娃也焦虑症。

家长对于孩子期望过高,逼得过紧也会导致孩子厌学的情绪,一旦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家长需要及时与班主任老师沟通,与老师一同配合,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如果孩子厌学是家庭压力引起的,家长自己就要积极面对,相应的做出改变。如果孩子厌学是老师的原因,更需要家长积极与老师讨论,家长只有坦诚的与老师商讨,老师才会愿意花费心思对待厌学的孩子。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厌学情绪,首先要了解清楚原因,这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学习。

1.林玉传认为初中数学有较强的严密性,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如果由于小学数学没有打好基础,这时学习上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其次,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孩子一但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就会感到失败感,家长过高的期望值会让部分初中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难以明确学习动机;另外,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从孩子出生一直陪伴孩子成长,即使孩子成为了初中生家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仍不能忽视。

2.对于很多家长而言,把孩子送进学校确实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或者说学校和老师确实在照看孩子上帮了自己很大忙,但这绝不是家长们把孩子送去念书的主要原因。这种表述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给父母添了麻烦,甚至会觉得父母开始嫌弃自己、想要远离自己。

3.原因在于家长总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向孩子提出要求,而孩子则认为家长爱唠叨,对家长的说教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亲子沟通没有产生预期效果。

4.到了幼儿园就要自己吃饭了,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吃不饱、吃不好。其实不需要担心,老师们都会仔细观察孩子的进食情况,也会是适当地给他们提供帮助。但是最好的还是在家里就给孩子养成自主进食、不挑食的好习惯。家长行动起来吧!

5.我遇到过一个老师,他的孩子在小学特别优秀、听话,永远是邻里夸赞的对象。但到了初中,孩子就不行了,性格突变,做出各种不可理喻的事情,最后不得不选择休学一年。究其原因,我都推断,就是这位老师家长实在太唠叨了。

究其原因,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想离开妈妈,而是妈妈离不开孩子,亲子之间的界限感不清,一直生活在孩子的世界里不愿离开,再往深里想,是妈妈不舍得丢掉自己对孩子的掌控感。

各位家长可以对照自己的情况,寻找出合适的原因,看孩子为什么会不愿意跟自己沟通,然后再对症下药,寻找改变和突破的方。

总而言之,当孩子出现故意辍学或者是厌学的情况时,一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现了问题。家长不能只看到孩子的外部表现,而是要去探究深层次的原因,看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差错,要知道学习也算是孩子的本能行为,当第一眼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观察,这也属于学习的范畴。

■??调研结果还反映出很多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比如,绝大多数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对其他方面关注较少;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是普遍现象;专制支配型与包办保护型的家长较多,尊重民主型家长数量较少;家长没有足够时间陪伴孩子,对孩子的了解和亲子沟通意识有待加强;家长的言传身教、榜样示范也不够。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