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女儿被父母送到学校管教有办法吗

有的家长觉得,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就必须要对着孩子说许多的大道理,其实不是这样,对孩子的教育要注意养成,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需要慢慢的点滴培养。在幼儿园,老师会指导幼儿学习系鞋带、拉拉链,记住父母的手机号码,指导幼儿学习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这样,孩子不仅能服务好自己,还有机会为他人服务,劳动能力强的孩子,在小学是很受欢迎的。同时,幼儿老师们也要注意,我们通常习惯把任务在“班级微信群”直接布置给家长,简单省事儿,但是幼儿的任务意识没有被培养起来。大班阶段可以进行“今天我值日”“小小记事本”等能力培养的内容,幼儿虽然不会写那么多的字,但是可以用其他方式,变换方法来完成任务,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制定计划表的目的就是让自己更加高效地学习,能够督促自己的复习合理有序地进行。如果不做计划的话可能就不能合理地安排时间,不能从宏观上把握自己的复习。但做了计划不执行,跟没做计划没有区别,所以制订了计划一定要去实施!

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我们家长不能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就行了;不能单纯让老师管教,认为管教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认为学习文化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对孩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的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最好的教材,我们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对待孩子疼爱但不溺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一定的交往能力,还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每一步都离不开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引导。这些看似与考试分数无关的教育,实则关系着孩子未来的人生。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远远比让孩子学到一点知识更为重要,要养成一种好习惯也不是三两天就能养成的,也不是只要我们老师在幼儿园对孩子加强管束,就能让孩子有明显进步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你们不要小看你们对孩子的影响力。如果真的希望孩子有出息,为孩子好,就需要我们一起努力,不能让孩子觉得在幼儿园有老师管着,回到家就是解放了,家里就随他去了,只要他不来打扰自己做事情就一切顺心如意了。希望家长每天能抽出半小时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举例:读新闻、完成任务)。

小学阶段是帮助孩子整个学习生涯打基础的时期,影响着孩子人生后面的几十年,那些在中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孩子,无一例外地在小学时期就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孩子学习并不难,很容易得高分,从而造成学习成绩好的假象,导致很多家长忽视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

从教将近二十年,已处于教育平台原地踏步地模式了,似乎很难有进步与突破了,然而最近隔三差五、接二连三地培训听课学习,让我茅塞顿开了——好老师的功夫主要是用在怎样引导孩子爱上学习、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而不是用在花样、形式上。课堂上能不操作,绝不操作;能少说话则少说话,尽量把一切留给学生去发现、去解决、去总结。正如苏明强专家所讲:数学是有魅力的!要坚定魅力数学的信念,坚守魅力课堂的梦想,把握数学本质,融入教学思想,突出数学思考,让课堂焕发数学应有的魅力!

有的孩子不爱学习,家长就说你要是考到班里前十名,我就给你买礼物。孩子考到了,也顺利得到了礼物。同时,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学习的乐趣,爱上了被老师和同学们赞赏的感觉,很享受班级前十名的地位,于是继续努力学习。他学习的内驱力中又多了两种:“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