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头条新闻焦作山阳叛逆不听话孩子改造学校如何是好

最后,广大家长必须从过度学习中走出来。所谓过度学习,就是一些家长为了在考试升学上占据优势地位,在孩子的考试科目学习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剥夺、挤压孩子德、体、美、劳等领域教育和学习的时间,导致孩子的学习片面化、应试化,破坏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轻者学习兴趣降低,厌学,甚至辍学;重者出现心理问题,甚至走上绝路。从儿童心理学层面来讲,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如果背后始终坐着一个时不时地提出意见的家长,那孩子将失去最基本的安全感,而失去安全感的孩子,会让“写作业”这件事无辜躺枪,结局就是孩子把写作业这事当成是家长和自己“过不去”的“背锅者”,敷衍、逆反、厌学等念头就会滋生出来,最后发展到讨厌写作业这件事了。

并且不情不愿的拿出钱,而且几乎不会给多余的钱。这种家长会导致孩子以后遇到需要钱的地方,不敢开口向父母要钱。

然而,如果父母智商尚可,而自己孩子却资质平庸或者厌学,家长应该怎样对待呢?最近,北大教授丁延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上了一课,或许有借鉴意义。

我想,有时间需要和孩子的母亲聊聊,看能否帮助孩子圆上学梦。还没有等到和孩子母亲聊的时候,卖了一周多奶茶的孩子又不干了,孩子的母亲又为孩子唉声叹气起来,我感觉这是一个聊的好机会。

家长要重视厌学问题背后的心理问题,否则孩子可能宁愿去捡垃圾,也不会愿意去好好学习,以后也很难愿意和父母呆在一起。

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的主要工具又是书本。家长应经常找一些图画书给孩子看,要经常念一些内容有趣的书给孩子听,这是很有益处的。可以告诉孩子:""你看,书里可以让人懂得许多事情的,上学以后,自己识字多;自己就可以看书,能懂得许许多多的道理,那多好!""从而激发孩子热爱课本的兴趣,促进迫切上学的愿望。

上学一直都是家长发愁的事情,因为对于父母来说,能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健康快乐的成长,并且能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是她们最大的心愿。而上学时孩子成长最好的地方,在那里不仅能得到知识的润养,还能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技能。

其实并非孩子太懒,而是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学习,让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对上学的恐惧和不安,因此才会如此反感和拒绝上课。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