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分享攻略】叛逆厌学教育机构有办法吗

我园一直以来都将生活活动作为课程来做,从小班开始,每周老师们会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要求和班级孩子的实际情况,研讨出每一周生活活动的重点培养内容,包括自己吃饭、穿脱衣服鞋子、扣扣子、系鞋带、用筷子、叠被子、整理书包等等,也会将这些活动投放到班级的区域,让孩子们能够在玩游戏中学会这些技能。利用幼儿园三年的时间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帮助孩子为步入小学做好生活上的准备。经常有朋友问我是怎么教育孩子。说起来,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过问的很少,没有刻意问过孩子的学习。但是,从小到大他的学习都很自觉。有时候考的不好的,不用父母说,自己就很难过。

孩子的求学过程和成长经历只有一次,中小学学习靠纪律,大学学习靠自律。一个孩子最大的幸运是在学校有严格的纪律、恪守职责的老师,在家有永不缺席、绝不放弃的父母。

1.年幼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家长的引导十分重要。年龄越小,他的求知欲就越强。因此,让孩子养成爱看书的习惯,让他们爱上阅读,是无数家长殷切期盼的。

2.不同于20或30年前,当今越来越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发现有些教学内容过于浅显,或者希望培养孩子深度思考的能力和意识。在目前的状况下,几乎不可能要求老师给出任何解决方案,因为学校对于老师的束缚很多。我身边很多家长都有给孩子报名校外机构的学习。客观地说,某些校外机构聘请的教师出自名校,教学内容紧跟学校进度和教学大纲,编撰合理,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并没有超前教育。同时,孩子的学习情趣也很高涨。

3.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比如说孩子近期喜欢听什么故事,对什么事物感兴趣,可以为孩子准备相关的书籍,这种“定向输出”保证了“你给的正是孩子想要的”,更容易让孩子爱上读书。

4.孩子有厌学的情绪,并不是说带他们去工地上打一下工,一定就能够让孩子重新爱上学习,有些孩子之所以宁愿在工地上打工也不愿意回去学习,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厌学心理非常的严重,没有爱上学习。

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师不能过于偏心,不能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做错事情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或者差的孩子却穷追勐打,这样子的偏心其实会让孩子内心有想。

我们都知道在暑假不是你超越别人就会被别人超越。因为在暑假呢我们有很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并不是说你补课刷题多了,你这个开学就会有优势。而是呢在暑假又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那首先呢给大家分享一个就是家庭教育当中的黄金法则,叫做强化定律。科学家呢做过一个实验,把鲸鱼和食物分别放在水里,中间呢用这个玻璃墙呢给它隔开。那刚开始这个鲸鱼就勐烈的撞击这个玻璃墙,他想得到这个食物长时间的努力,发现没有结果。

而小学教育则不是这样,小学里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和课堂纪律,许多事情都要靠孩子自己去应对,孩子在校的主要任务不是游戏而是学习,到了小学,就完全不一样了,孩子们要学习,平时要考试。学期结束前还要参加各种考试。两个教育阶段之间的较大差异,所以需要家长为孩子铺路架桥,做好衔接工作。

教育这样申明,主要目的是现在很多幼儿园以及家长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孩子很小就承担了很大的学习负担,不利于身心发展,而且学前班是以前幼儿园不普遍形成的一种制度,毕竟孩子脱离父母刚开始就接受小学一年的知识学习,很难一下适应过来!

首先,在网课和日常学习上,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且有仪式感的学习环境,课上做到“不放纵,不打扰”,课后做到“多沟通,多总结”;积极与老师配合,争取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日常学习上要帮助孩子养成各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陪伴孩子一起进步。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