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解密淮北杜集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学校如何弄

家长为何如此关注孩子的学习,又如此焦虑?有人认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因是,一些学校老师将批改作业、教孩子知识的部分任务“转嫁”给了家长,家长在一天的辛劳疲惫之后不得不面对孩子和“繁重”的作业,难免心力交瘁,产生焦虑情绪。近日,一则家长和老师聊天截图,火遍网络,原因就是家长回家后,发现自己的孩子嗓子都哑了,而水壶却慢慢的,显然孩子一整天都没喝水。

一天早上,孩子从起床开始就哭闹着不愿去上学。看着他不停地发脚气,我放下了心里那个“我必须让孩子开心”的信念,而是允许他不开心,允许他生气、烦燥。

1.事实上,孩子身上出现的不良习惯,并不是上学才开始有的,而是没有上学之前就形成了孩子自己的“行为习惯”,只是家长不知道,没有感觉到问题存在,上学以后的不良习惯问题出现了,父母才知道孩子“磨蹭、拖拉”的不良习惯问题危害。

2.早上值班的时候,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不愿意入校。听门岗说这个刚转来的学生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了,总是班主任老师来了,哄半天才进班,要不就是死缠着妈妈,有时就无上学,妈妈带他回家。为了他,妈妈是把工作辞了又找,找了又辞。班主任和班里的同学也都没有欺负他的行为。那天这种情景又一次上演,俩人已经争执了半天。妈妈说那咱不去吧?你看学校多好,又能学习又能玩了,孩子还是不愿放手,妈妈又说我还得上班了,要迟到了,不上班,去哪给你买玩具。快进吧!说的过程就是推的过程。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能明显的感觉到妈妈特别想尽快摆脱孩子。而孩子拼命挣扎不想离开妈妈。你能看到此时的孩子是弱小的,无助的。妈妈是焦躁的,无奈的。

3.有一位家长吐槽:""孩子上学后,妈妈要辅导作业,要保证孩子睡眠,要确保孩子营养跟得上,要和孩子玩耍长见识……""

4.首先要了解清楚孩子产生这种想的原因,看孩子是与同学相处的不愉快了,还是学习跟不上太吃力,或者只是单纯的作业太多,让孩子感到疲惫。只有弄清楚了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父母才能对症下药,好好的开解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上学兴趣。

5.很多家庭因为爸爸需要赚钱养家,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家带娃。这个情况,导致了妈妈一个人送俩娃上学不太方便。这个时候,如果老公工作时间允许,可以让老公加入,早起后,和孩子爸爸,一个人负责送一个孩子。或者家里老人能帮忙,就请老人来帮忙送另外一个孩子。

家长教育孩子起码要懂儿童心理,咱不能说每个家长都学过儿童心理知识,但是咱可以说不懂儿童心理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肯定要吃亏,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怎样教育孩子束手无策,关键原因在于没有系统的学过儿童心理。家长能力不足,把教育孩子不力的责任推给学校和孩子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现在孩子上高中了,每天5:30早起给孩子做早餐,喊娃起床送娃上学,风风火火的送娃去上学。自己可能都没有时间扒拉口早餐,就慌着奔波在上班的路上,挣两毛辛苦钱。

他们只是一群领着工资,全部的身心便在社会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美化下,配合上我认为你孩子不适合上学,应该回家,来等校门一关,和几十年的老同事们开始对着一群新的实验对象下手的人而已。

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很多家长都是照顾孩子的同时还在工作。学生的上学时间延迟,但是家长还是照常上班,没时间照顾孩子早起上学等事情,如果家长去上班,孩子早起又没人照顾,尤其是小学生,早起上学前这一段时间,不知道该让孩子去哪里。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