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洛阳西工素质叛逆教育学校

焦虑的孩子很多时候都会显得心事重重,这一点让家长很担心。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完全不知道怎么办。但至少有一点家长需要知道,孩子焦虑,只是忠实地在执行大脑的指令,并没有其他的什么原因。他们大脑中天生有着敏感的触角,让他们觉察到并不存在的危险。三是走出给孩子换个环境的误区。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者谈恋爱、调皮捣蛋不学习,就想着给孩子换个新的学习环境,希望孩子能够在新环境里重新做人。但这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而已。学校环境都是差不多的,孩子自身的原因才是最主要的。因此,真想改变的话,也只能是从改变孩子开始。

其实说到底,幼小衔接不是衔接知识,而是衔接孩子身心愉悦的情绪,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交往中的规则意识,基本的学习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些才是入小学的必备能力,更是孩子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能力。像数学中的几位数的加减,语文里拼音识字这些知识,只是我们在长久学习中一个阶段使用的工具而已。

1.个人之见,小学阶段,特别是中高年级之前,应该是以习惯养成为主,让孩子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上,特别是多参加各种音体美活动,多培养兴趣爱好,科学用眼。而不是一味地注重成绩,小身板埋身作业题海,日久天长不堪其重,眼睛近视,小小年纪就架上了一副眼镜。

2.这样的作息习惯其实是从我们父母身上“遗传”下去的!而我们却怪孩子闹腾不睡觉,这样对身体不好!诸多的理由借口都是希望孩子按照我们的想生活,若她早睡,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可以收获自由:看剧、吃宵夜、聚餐….可孩子多么聪明敏感啊,若是睡着,稍有些风吹草动,她也会起来,而我们内心会暴躁、埋怨、陪伴得不情不愿!

3.妈妈因为这个习惯,曾经和爸爸吵过很多架,比如,去地里干活的时候,她会穿专门干活的衣服,等到回家就穿上在家穿的衣服。以前,不是每天都有自来水,爸爸需要去村里的机井去挑水,他总是抱怨,妈妈不管春夏秋冬,每天都要洗澡、洗头,孩子们也是一样,当然,他在妈妈的“强迫下”,也是这样的。

4.社交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有用的能力。但是家长也不能认为孩子和同龄人的社交就是完美无缺的。家长们不能只让孩子有了同龄玩伴就什么心都不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还是需要家长的监督和引导纠正。这样孩子才能有健康的认知和行为能力,也才能更好地成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5.在发音问题上,很多家长明明很多字、词看着认识,可偏偏不会读,给孩子辅导作业时,汉字的读音总是拿捏不准,非常容易把孩子带偏,一旦孩子习惯了错误的发音,再想纠正就非常难了,尤其是不少地区增加了语口语考试的环节,孩子的语阅读能力成为学校和家长特别关注的问题。

第一点,家长首先和孩子沟通不想上学的原因,对于自己的打算。如果孩子有想法,听他说完,再做定夺。有时候孩子的想法不要完全否定,孩子的兴趣不在学习但是他很有志向,那么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追求自己喜欢的没什么不对,但是基础学习是现代人的成长必要环节,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在任何方面取得成功。

通过夏令营的活动,在专业教官24小时高要求、高标准的带领下,有效帮助我们的孩子养成像一样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改掉拖拉的不良习惯,从每天早上的认真刷牙、洗脸、整理床铺、学叠军被,到每天晚上的洗澡、刷牙、按时熄灯睡觉等细节处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提高自身的自理能力。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会陪伴孩子的一生,家长给予孩子最珍贵的教育便是携手同阅,比肩共读。为此,我们就鼓励家长和孩子们每天坚持阅读,希望让孩子们真正爱上阅读。如果说阅读是孩子们汲取知识,丰富感受的途径,那讲故事就是孩子学会表达、勇于表达的舞台,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体会到成长的欣喜!(图:二年级语文老师文:赵冰审核:吕绪方)

所以家长也不要盲目给孩子换学习模式,而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复习模式,家长不要随意干涉。学习是孩子自己学,考试也是孩子自己考,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不给孩子添乱。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