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福州仓山叛逆厌学教育学校有方法吗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是学校教育无法代替的,家庭教育时时刻刻都在对孩子产生教育影响。在这里我要阐明一个“把孩子送给学校便万事大吉”的误区。由于学校教育的阶段性小学6年、初中3年,决定了我们对孩子品行培养和影响时间的有限性。影响孩子一生的大多数品质和家庭教育存在重要的关联,因为孩子将和我们家人生活一辈子。而教师在不同的学段更重要的工作是通过专业化的学科教学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家校共育是未来教育的必然。所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的工作,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家校配合得越好,教育就会越成功。

孩子是从高二开始不愿意去上学,导火索是因为分班,不喜欢新的班主任和班里的同学,也觉得无论怎么学都达不到她自己的目标,考试考到一半就再也不去了。回忆这一段,都快忘了高一奋进的孩子的模样了。孩子不愿上学,不愿考试,我和她爸很不理解,上学有什么难的?我们不要求你学习有多好,只要你和正常孩子一样,按时上学、放学,健康快乐就好。道理说了一通,可无济于事。找人算卦,找心理咨询师咨询,找学校领导老师家访……,做了一系列工作,孩子依然没有走出去。我也每天生活在痛苦中,开始疯狂的读书学习,看家庭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有心理课就去听,就去学。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组成现代教育体系,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而这种影响对未成年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基础、更直接、更有效。应当重视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因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从小开始培养,这是一个人品质形成的关键。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成才问题,还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至关重要。

我相信去世孩子的妈妈已经明白,就算孩子以后考0分,甚至不上学,只要他活得开心健康,就足够了。可惜,已经太晚了...

现在有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的正确观念,方法不当,以致在教育子女上效果不好,甚至造成了令人痛心的悲剧。有人说,家长不懂得儿童心理特点,没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原则、方法,其后果是肯定教育不好孩子。

孩子觉得这件事很难,从而心生退缩不愿尝试,父母却说“没事,不难”,会让孩子觉得“原来这件事不难,是我没用,我不行”,从而更加不敢尝试。

认知心理学家威林汉姆在他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中说:我们的大脑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思考而存在,但学生总是在学校获得新知识,并通过思考来掌握它。对大脑而言,这是很痛苦的,因为中间有许多孩子无理解的概念,这是孩子不愿上学的根本原因。

许新颜: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孩子不上学——家庭关系革命的信号》(点击阅读),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在疫情期间,我接了大量不上学的小来访者,当我走进这些家庭后,发现孩子与爸妈的分离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因为这个过程有太多的纠缠和撕扯。而且,不管是“不上学”或者是“与父母争吵”,都是一个信号——家庭关系的模式需要一些调整和面对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