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孩子教育学校咋办

的确,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反思过去,的确存在着家庭教育责任边界不清的问题,许多家长不知道应该承担家庭教育,不懂家庭教育,要么把孩子推给老人养育,要么把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导致家庭不像家庭。而学校不但要承担学校应承担的责任,还要承担教育家长的责任,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导致学校不像学校。很多成绩中等的孩子,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努力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家长就希望孩子不断地去努力,从而限制孩子的一些娱乐行为,比如说使用手机、看电视、出去玩等等。对于因为压力过高而引起的厌学:

家长首先要做到相信孩子,树立孩子的信心。引导孩子尝试去做,主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坚信孩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只要家长和老师给予适当帮助,上幼儿园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养不教,父之过。”在徐州市高级中学校长秦晓华看来,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把家庭教育这个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重要“国事”,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尚属首次。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唐忠宝认为,长期以来,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怎么教育别人管不了。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对上述错误认知予以纠偏。

造成孩子不想去上学的原因当中,也有不少家庭的因素。家长对孩子特别严苛,要求达到什么样的成绩,长此以往造成孩子在学习上没有兴趣、压力过大;孩子跟家长的关系紧张,基本没有交流,回家玩手机打游戏,这样的厌学其实也是在表达自己对家长的反抗。孩子的父母关系紧张,甚至到闹离婚的程度,孩子以厌学的方式去转移家长的注意力,这种情况在低年级的学生身上会经常出现。

“作为学校和教师,我们一直都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工作站的成立,让这项工作更加具有系统性、专业性。首先,工作站不仅直接服务家庭,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继续深入学习的平台,让更多的老师具备专业技能。其次,工作站让教师参与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时更加明确目标和意义,例如,教师不仅仅面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家长在家中做好家长的角色,为孩子提供完整的、科学的接受教育的环境。”

有时候孩子做错了事,家长不要上来就批评孩子,要知道事情的原因之后,引导孩子慢慢去解决这个问题。接受孩子犯错的这个过程,不可能生下来就是完美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需要家长的教导,慢慢变得更好。

部分家长盲目跟风,在孩子原本不需要参加培训班的情况下,依然将孩子执意送进培训班。这会使一部分孩子加重本不需要的学习压力,可能不能掌握有用的知识,反而出现了明显的厌学心理,耽误学校里本应完成的课业。

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家长会担心没有了校外的补课班,孩子成绩跟不上,会焦虑家庭请不起“一对一”。其实家长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过去都是家长在找方来提升自己,而孩子多是被动的跟随,双减之后,不妨把努力的方向调整到孩子自己身上。比如普通家庭的孩子无实现其他因素,就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努力,不把希望放在补课这个策略上。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就是成长。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