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网瘾有哪些学校可以改变咋搞

2024-06-10 03:03:07   

每一位家长都自认为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如果说谁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恐怕做家长的都不愿承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如父母自以为是的懂孩子、了解孩子吗?其实并非孩子太懒,而是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学习,让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对上学的恐惧和不安,因此才会如此反感和拒绝上课。

1、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从小强调学习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使孩子把学习当成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光是文化课的学习,还有对做人做事的学习也很重要)。

我们小时候上学就那几门功课,上学就是上学,放学写完作业就出去疯玩,还学骑自行车,星期六,日也不补老师的课,或报补习班,特长班,那时根本都无有。那像现在的孩子,上学是上学里,周六,周日补老师的课,放寒假,暑假要么上补习班,要么上特长课,有的孩子有时上五个学习班,穿梭各个补习班,那有时间玩耍,孩子累,父母陪着受罪,还花钱,可有什么办法呢?不是父母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么,可也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杨雄发现,更感焦虑的家长通常处于中产阶层,不少是通过个人奋斗考进大学、改变命运的70后、80后,他们期待孩子能复制自己的经历,对孩子的升学焦虑强烈。

你人生的启蒙老师是谁,是父母。打我们出生以来,父母就在教我们各种生活技能。什么时间吃饭,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事能干等等。但当孩子开始上学,有些父母的作用,就只剩下衣食住行的保障。孩子的学习他不管,家长会也没时间去开,整天不是忙着赚钱就是有事耽误。有的家长自孩子开始上学以后,就开始当起了甩手掌柜,认为孩子教育的责任都在学校和老师身上,自己是多一句不问,少一句不干的状态。

父母常常忽视了焦虑是可以习得的,当我们没完没了地把提醒挂在嘴边时,大人的焦虑可能会得到暂时的缓解,但是却把忧虑传递给了孩子,让孩子对此产生了依赖。

在孩子1岁前,妈妈们主要担心的是孩子的身体状况,1到2岁关心孩子的性格发育,2到3岁开始焦虑孩子的教育问题。

笔者认为: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理念,很多年龄较小的孩子没有正确的学习观念,也没有意识到学习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让他们尽情而又愉快地玩耍,才是对他们好。但是这样反而是不对的作为父母,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在让孩子劳逸结合的同时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全文

生活百科

天下奇闻

深港看点

知识问答

深港娱乐


深圳|资讯|娱乐|教育|时尚
风水|香港|便民|社保|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