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变形记行走学校有方法吗

有研究表明,生活环境也会影响孩子焦虑心理的产生。比如,具有焦虑气质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容易焦虑,或情绪易急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也是惶惑焦虑的;而情绪不稳、爱责打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长期被忽略、责打、否定的状况下,会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稳定感。本次新生家长会的讲座,让家长们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减轻家长对孩子入园的焦虑、清晰了孩子入园的心理与生活准备,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关心与呵护下,孩子们一定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现在的孩子,出生在互联网环境下,享受到现在社会的一些便利外,接收到的诱惑也比较多;很多家长由于没有过多的时间条件陪伴孩子,直接把电子产品给孩子准备齐全了,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加上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让孩子对电子产品比较沉迷,经常会有发生未成年利用父母的手机给游戏充值的新闻,这一现象更加深了很多家长对游戏的固有偏见。

1.从一开始,他们可能被好奇心驱动而参与,时间长了,他们也可能会被电子产品中的某个程序、游戏或内容吸引,从而变得不能自拔。

2.看电视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小孩子是不会太过分迷恋电视节目或电子产品的。说现在的孩子贪恋电视,更多是因为没有比它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罢了。对此做家长的首先要检讨!把看电视排在寒假坏习惯的第三位,纯粹是因为这是一件孩子常常想做而遭到父母禁止、因此发生许多冲突的事情。此外如果孩子已经懂得上网,做父母的可能还会担心他“沉迷于网络”甚至“染上网瘾”。

3.3月童伴妈妈完成了28户以上的儿童日常家访,了解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甄别儿童的需求,协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宣传交通、防拐、防骗、防火、防电、防寒、防冻、疫情防控等安全知识。重点宣传:一、天气多变,注意保暖,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二、叮嘱监护人不要让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避免接触过多电子产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眼习惯。三、上下学注意安全,不随便相信陌生人,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物品。

4.一方面,“双减”策推出后,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多做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而不是重复地刷题,但如果没有规划好课余时间,孩子很可能就“废”了,一不留神就沉迷游戏、电子产品。

5.如今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加上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等新业态的发展,青少年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明显增多,人群视力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早先国家多部门就相继下发通知要求多措并举遏制儿童近视问题蔓延,其中网络游戏被多次“开刀”,为了孩子们明亮的双眼,国家对网络游戏审批上市进行了总量控制,并严格要求游戏运营商设立“儿童锁”和“防沉迷”等措施。

周妈妈因为孩子沉迷游戏,经常请假不上学,花一万多报名某机构2个月的课程指导,学习如何无条件接纳孩子,但是周妈妈看到孩子黑白颠倒玩手机游戏的时候,半夜里自己焦虑得睡不着,总是起床提醒孩子早点休息,明天要上学,越提醒孩子玩得越晚。

有些孩子到了两岁以后,就开始对电视手机感兴趣了,盯着屏幕一动不动,眼睛一眨不眨。很多家长以为这就是专注力好的表现,其实不然。生活跟手机电视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可以一整夜的看电视手机却不能好好地做下来听课写作业,这其实是一种沉迷电子产品的表现,家长需要适当控制。

满足感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孩子,除了自制力差、网络游戏、自身刺激外,通过开关、游戏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很重要的。被别人认可的感觉,如果教果教学以分数,作为衡量和评估标准,孩子在学校,不能被认可。现实是不可能的,获得成就感,在虚拟的世界里,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难怪很多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忘了吃饭。

好一个沉迷电子产品的少年,大半夜不睡觉把父母急得上蹿下跳。这就是《敞开心扉的少年》第四期的一幕。这一期聚焦到了教育中最热门的话题——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怎么办?该怎么防范?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