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带你了解叛逆学校的孩子被打咋搞

李睿宇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学习奥数的过程中,孩子也经历过一段瓶颈期,家长这个时期一定要与孩子站在一起,多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给予支持与鼓励。“像是我就会在睿宇遇到瓶颈或状态不好时带他转换一下思维,比如跟孩子一起运动,带孩子去看看科幻电影、科幻展览。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放松一下心情,另一方面,通过科技类的展览与电影,可以激发他对知识的好奇,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从深层激发他的学习动力。”所以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文化课知识的重要性,不管是艺术生还是体育特长生,都离不开文化课知识的学习,最后能否考进自己心仪的大学,文化课成绩也占据很大的比重。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在现在的环境里完全不接触电子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就连我们成年人都无抵制电子产品的诱惑,就更别说小孩子了。那么,当我们的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呢?

1.原因一:沉迷复习,不能自拔。其实在准备考研期间,有很多学生都是早早做好准备,提前复习。导致部分学生在学到后期时,出现忘记打印准考证等的情况,还有的学生忘记做核酸检测或者是做得不及时,导致核算没有按时出来。最终都影响了考试。

2.现在很多学生做作业一遇到不会的题目就求助手机平板搜答案,搜着搜着就被广告、视频、游戏吸引了,相信有不少的家长对孩子玩手机深恶痛绝,甚至还有一怒之下摔手机的,家长的做虽然有些冲动过激但也侧面反映了孩子对于电子产品的沉迷程度。

3.在张治华看来,为了避免“网瘾少年”出现,光靠戒网瘾机构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庭、学校、游戏平台共同努力。尤其是家长,是解决“病根”的关键,家长每天必须多陪孩子,减少孩子与手机“亲近”的机会,并且必须对孩子使用手机做出节制。国家近期出台了青少年玩网络游戏1小时的禁令,对限制青少年游戏成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应该加大宣传过度使用电脑、电子产品和沉迷游戏的危害性,引导家庭、学校各方共管共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当然,孩子实在到了网络游戏成瘾无自拔的地步,必须到专业机构进行专业治疗。”

4.若是家长不加管束孩子玩这些电子产品的时间,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弱,那么孩子将会无节制的沉迷于这些电子产品。为了防止孩子的用眼负担,每次看电视、手机、iPad、电脑等不宜超过1个小时便要停下来休息。

5.如果父母平常就宅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孩子大概率也会沉迷于电子产品;如果父母平常就喜欢打打球、跑跑步,孩子大概也会忍不住跟着活动活动。

最后一步是进行事后评估,不断跟进家长的学习状态以及实践效果。孙宏艳还强调了线下课程的重要性,比如,学校可以通过一些线下指导,让家长把所学知识更好地利用起来。“如果真的有用了,家长也不会觉得是个负担,也不会去煳弄刷分,可能学的会比我们要求的还认真。”孙宏艳说。

家里有娃的朋友对这一幕幕的应该很熟悉,如果你也对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束手无策,不妨听哥跟你唠一唠(虽然别说孩子了,哥连女朋友都还没个影)。

在小学任教的张老师则说,学校为了严防学生沉迷电子游戏,明令禁止学生把包括手表电话在内的一切电子产品带进学校。

孩子为何总想玩手机?是因为父母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了。而对于孩子来说,精力是无限的,若不能有人一起陪伴的话,那大概就只能玩手机了。因为手机上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可以以此来打发时间。大部分孩子之所以慢慢的沉迷在电子产品虚构的世界中,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办获得太多的来自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所以,父母应该要意识到这一点。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